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玩宝大师 第789章 兰亭序,千古之谜

第789章 兰亭序,千古之谜


推荐阅读: 吻安,挠心小娇妻一世强龙全文免费阅读萌宝一对一:总裁爹地宠上天一世强龙已知天命平凡小医仙林奇封神之雷震子超凡人生秦风地狱狂兵一世强龙入赘豪婿秦风王雨晴超凡人生金不涣txt下载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不大行,没敢临唐人的作品,而是临了“董其昌临柳公权”那幅。

于是乎,前面六幅,加上于敏中补阙的一幅,再加上乾隆皇帝只能算得上“凑数”的一幅,一共八幅,成了著名的“兰亭八柱册”。

因为乾隆皇帝为了“一永其传”,将圆明园的“坐石临流亭”改建成“八方重檐亭”,换了八根大石柱,每根柱子上刻一幅,“兰亭八柱”由此而来。

不过,就此再想想,乾隆酷爱古董古籍珍品,又是君临天下的皇帝,就连他也没找到真迹,那真迹从唐代以后没有传下来的可能性极大。

对此,如今盛行的说法是,《兰亭序》被唐太宗李世民带着下墓陪葬了。

有些综合正史、野史、传说的本子,听起来还有鼻子有眼的。

据说,王羲之对《兰亭序》也珍爱异常,因为他后来曾经也试过,再也写不出这种水平的作品了。于是,王羲之将《兰亭序》作为传家之宝。

传至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已是南北朝末期。不过这个第七世孙少年时出家了,法号智永。这个智永作为王羲之的后代,不痴迷书法也说不过去。他痴迷到什么程度呢?在出家的永欣寺,他把自己关在一座小楼里苦练书法,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就此苦练三十年。

智永后来确实也成了历史上的一位书法名家,虽然比不上王羲之王献之,但,“真草千字文”了解一下。

智永活了一百岁,很长寿;但他是个和尚,没后代;王羲之将《兰亭序》作为传家宝的愿望就此中止。不过,智永没儿子,还是有徒弟的,他临终前将《兰亭序》传给了徒弟辨才。

辨才为了不负师父所托,在屋梁上悄悄凿了一个洞,将《兰亭序》藏在了里面。

此时已是唐代贞观年间。皇帝李世民听说《兰亭序》真迹在辨才和尚那里,多次安排人想弄过来,不过辨才软硬不吃,就是一句话:师父圆寂之后,贫僧也不知那《兰亭序》的下落。

李世民一看,软硬不吃,那就智取。不久后,一个书生“无意中”认识了辨才。这个书生的书法造诣很高,和辨才相谈甚欢,感情愈发深厚,最后成了“知己”。

有一天,书生竟然带了两幅王羲之的真迹来找辨才,知己共赏析。聊至酣处,辨才感叹,说你带来的书法,虽然都是王羲之的真迹,却不是极品!就着这个话头,书生经过一番试探和套路,终于让辨才说出了自己有一幅王羲之的神作。

继续套,辨才犹豫再三,说出了《兰亭序》。书生自然“不信”,说辨才吹牛,连同鄙夷的眼神一起发挥。

辨才一时没控制住,居然从房梁上取出了《兰亭序》!

这书生仔细查看之后,居然直接将《兰亭序》收入袖中,同时拿出了皇帝的诏书!

原来,这个书生就是监察御史萧翼!

辨才此时才知上当,但悔之晚矣!

李世民由此得到《兰亭序》。辨才和尚就此忧愤成疾,没过多久就撒手去了。

李世民在世时,命不少书法名家作《兰亭序》摹本,同时还有“拓本”;而驾崩之后,《兰亭序》作为陪葬品被他带进了棺材。

如果,《兰亭序》真迹确实陪葬了,那眼前这一幅又是什么情况?


相关章节: 第784章 费尽思量,狡兔三窟第785章 分析,试船第786章 雷厉风行,开启秘藏第787章 天水观第788章 开棺见重器第790章 昭陵六骏,谢流斋第791章 传国玉玺,残缺的完美第792章 大事初成第793章 账房先生第794章 物是人非,浩气长存

也许你还喜欢: 玩宝大师笔趣阁玩宝大师玩宝大师免费阅读小说玩宝大师玩宝大师txt玩宝大师123玩宝大师txt下载玩宝大师 作者:青木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