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捡的小哭包是摄政王 第二十六章 且保媒

第二十六章 且保媒


推荐阅读: 变强从吞噬万物开始打榜从大唐开始顾长乐傅峤暗刺锋芒月明星稀萌宝来袭:傅少请留步溪溪流超级山神有神通顶尖高手杨潇唐沐雪豪逆天下叶川陈溪医旅研途我在名门正派做妖王崩了人设就去死仙吏

而这些走了样的剧情里,便有那么一版不起眼的说法——众所周知,如今的启明太子墓其实是个衣冠冢,所以其实当年启明太子遇劫之后并没有死,而是被人救起,养大。莫王爷自幼被当做太子重人养大,对启明太子早已情根深种,因此多年来一直在查找启明太子的下落,如今终于找到了!他要接他回家!

当然,这个段子一出,那说书人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台下听客笑骂一片:“可省省吧!莫王爷定亲的时候,太子殿下还没出生,这情根要种在何处?就算启明太子出生,他也才七八岁,懂个屁!再者说,若是当真找到了启明太子,那该是太子殿下娶他才对吧?难道说莫王爷准备的不是聘礼是嫁妆不成?”

又是一阵哄笑声中,说书先生灰头土脸的下台去了,出茶楼,走了两条街,转个角便有人递给他一只沉甸甸的袋子,这位接过来掂了掂,转身就走,等走远了才喃喃说了句:“想出这段子的当真是鬼才,害得我好惨!”要不是为了钱,他才不会接下这等胡说八道的段子去说……

*

沈渊知道莫仲越要娶亲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后,此时他已经凭着韦太爷给的荐书在州府衙门里做起了文书。

越州府城距离涿县还有百十里地,沈渊每日从家中往返是不现实了,好在府衙里有官舍可以借住,如此便只要在每月初一和十五休沐时回家就行了,在州府做文书,每日抄写各县送上来的案卷,整理结案的和要提审的,分门别类后,再提交给知府大人处理就可以了,偶尔还要替前来提交诉状的百姓写诉状,总之有做不完的事,不过好在沈渊从小做惯了农活,这点劳动在他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做事麻利妥帖,还主动,几日下来,知府周大人都记住了这个小文书,跟以往请的文书师爷不同,虽然没有功名,但学识却一点也不逊于府里早先聘的那几个秀才,也因为没有功名,少年身上也没有那股子自持身份的傲气,言谈举止都带着朴实的礼貌和谦逊,加上长得又格外端秀俊郎,比起衙门里五大三粗的衙役捕快,还有文房里的那几个即使年纪不大也偏要留着胡须装老成的干瘦秀才,沈渊简直就是州府衙门里的一道光,走到哪儿亮到哪儿,周大人有时候看案子看得累了,就跑到文房那边逛逛,看看美少年洗洗眼,结果这么一来文房里的各位文书们就都提着心吊着胆,不敢摸鱼打混了……

很气,但是不敢说。

沈渊就这样在州府衙门干了小俩月的文书之后,这日正逢十五休沐,沈渊本想回家,不料想沈家爹娘惦记儿子,前一天大包小包的带了许多吃食来了越州府城,沈渊便带着爹娘逛逛府城,他如今一个月饷钱有二两银子,这差不多是他爹娘辛苦种地收成匀下来,一个季度的进帐,除去平日里的吃穿花销,还有余下一两二钱的银子带回家孝敬二老。

沈娘第一次拿到儿子带回家的饷钱时,激动得哭了一宿。

沈渊不是吝啬的,带着爹娘逛完街市,便来到府城内一家口碑不错的酒楼,准备请爹娘好生吃喝一顿。

府城的繁华自然是小小的涿县不能比的,老两口一辈子也没见过多大的世面,看了个眼花缭乱,一个劲的嘱咐儿子不要乱花钱,沈渊也不烦,笑着再三保证自己平日还是挺节俭的,他说这话,老两口是相信的,儿子从小就格外懂事,他们很放心。

沈渊点的菜不多,但都是平日里吃不上的大菜,沈爹看得两眼冒光,沈娘则忧心地直问要多少钱,沈渊只笑着劝爹娘吃菜,他自己平日吃得朴素,这时候也算是好好祭一祭五脏庙。

正吃着饭菜,酒楼的前台上来了一位说书先生,啪的醒木一拍,开始说摄政王莫王爷娶亲的事。

这时候,这件事已经传过了俩月,这剧情早已经传得面目全非,这位先生说的这段子里,莫王爷病重将死之即,一位绝世医者倾力救治,从而脱险还生,莫王爷对那医者心存感恩之情,设酒宴谢恩,推杯换盏间,两人都喝醉了,然后便是一番红鸳


相关章节: 第二十一章:莫仲越第二十二章 上学堂第二十三章:莫仲越第二十四章 回去了第二十五章:莫仲越第二十七章:沈娘第二十八章 别多嘴第二十九章:莫仲越第三十章 媳妇儿第三十一章:莫仲越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