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替汉 第14章 各方反应(二)

第14章 各方反应(二)


推荐阅读: 若年少不曾动情农家一品夫人半卷江湖客我的精灵来自符文之地神奇宝贝之少年武士潇潇忆天王临都秦天王冷冰雨张凡穆雅芯盖世狂战小当家王学东李翠花医世布衣小碗混沌盖世狂战

感到头疼,但因为北方未平,无法出兵讨之。

只能联系江东境内的山越、世家豪族、贼寇等不服孙策的人暗自牵制孙策。

但没想到,就在他即将与袁绍决战的时刻,这个被他一直防备的人竟然被刺客所刺,死于非命,这对曹操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想到此,一向肆情任性的曹操竟忍不住直接在群臣面前爽朗大笑起来。

坐在下列之首的一位气质雍然的男子,出列向曹操谏道,“明公如今贵为朝廷司空,身负伊、霍之任,一举一动为中外所注意,若是今日所为为外界所知,朝中有些大臣又会有微词了。”

曹操面带笑容对出列男子说道,“令君知吾,吾向来可以忍恶,却唯独不能忍喜耳。

况且令君所言之大臣,整日枯坐吹嘘,谈经论道,于国事无半点助益,此等庸人的看法,孤向来不曾介意过。”

荀彧听后,心中觉得无奈,他与曹操相交十数年,曹公之脾性又怎么不知呢?只是做僚属的要尽到劝谏的本分罢了。

曹操对荀彧说完后,体任自然的他直接就坐在了台阶上,而后将手中奏表先递与荀彧,再由其看完后,一一传阅下去。

在众臣阅览奏表的空隙,曹操引目四望,对荀彧问道,“怎不见奉孝在座?”

见提起这个知己好友,荀彧一向端正的脸上闪过几丝笑意,拱手答道,“今日议事后,吾遣人去唤奉孝,来人汇报,言奉孝今日在城中发现好酒,沉醉不已,恐无法前来议事了。”

曹操听后,脸上也浮现笑意,口中假意责备道,“奉孝这惫懒性子,都年逾三十的人,整日里还没个规矩。”

此时下列的一位臣子出来进言道,“郭祭酒以私事不来议事,请司空按律处之。”

出来进言的是司空府东曹掾毛阶。

曹操爱重毛阶刚直性格,平日里对毛阶所请多有批准,但此时他却为郭嘉开罪道,

“当初探子来报,言孙伯符整顿兵马,常有进击中原之念,孤甚忧心。

那时奉孝对吾言道: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今日想起奉孝前日所言,岂不惊奉孝智略天授乎?其虽放荡,然此为小节,孤非不知,不治罪非为私爱,乃是为国家所计尔。”

毛阶听曹操所言有所动容,不再坚持,就这样退入了席中。

此时群臣也阅览完毕奏表,曹操见状,收揽笑意问询群臣道,

“如今孙策离世,继位的乃是其三弟孙翊,孙翊此人不如其兄孙权知名,贤愚不明。

我欲乘此良机,遣一上将发兵江东,以定东南,诸君以为如何。”

曹操问完后,群臣面面相觑,不等他人回应,荀彧率先说道,

“古来成就大业者,无不深根固本以争天下。今危及明公根本者,绍也。

袁绍去年发兵十万南下,与我军对峙于黄河两岸,如今袁军未败,岂可忽议南方乎。

公今应全力向北,以明公之伟略,袁绍必败,袁绍败后,河北可定。

河北一定,河北中原尽在明公之手,进足以胜敌,败足以坚守,立不败之地。如此一来,天下不难定,况一江东之地乎。

先北后南,此乃最佳方略,望明公思之。”

荀彧的话句句铿锵,为曹操深入简出的阐述了他心中的战略构想。

曹操听后大喜,抚荀彧之手道,“文若虽未临军阵,但天下大势尽在文若心中矣。决胜于千里之外,文若实乃今世留侯。”

荀彧谦逊拜谢。

让曹操更为高兴的是,今年初朝廷出了衣带诏一事,曹操为此杀了不少大臣。

他以为一向忠于汉室的荀彧会因此和他产生隔阂,但如今荀彧尽心为其谋划,就如曾经一般,这说明荀彧心还是向着他的。

想着以后还能与荀彧继续同行,曹操心中就轻松了许多。

荀彧的一番话更加底定了曹操和袁绍�


相关章节: 第九章 周武之资第十章 孙翊巡军第11章:张昭第12章 将兵奔丧第13章:孙策第15章:刘表第16章 猛虎血脉第17章:周瑜第18章 江中论第19章:李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