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爆改大明朝 第18章:寒酸

第18章:寒酸


推荐阅读: 我的空间能种武功秘籍觅仙屠沧漓传山海为龙寂灭道主仙葫修仙三国之龙图天下我当真不会修炼怦然心动汉末天下行红楼之江南御史三国之白马关郎

上一次对詹闶坦露心迹,已经是翟思雅能做到的最大胆的事,想让她再主动做点什么,几乎是不可能了。

于是就这么保持着不疼不痒的关系,一直到了七天后抵达北平,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明初的北平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缩建的,北边城墙向南缩短了五里,也没有后来的外城,看起来要比根据地图想象的小很多。

即便这样,站在远处观望延绵近十里的十几米高城墙,依然给人一种雄浑坚实的感觉。这种身临其境下的视觉感受,绝对和看影视作品、旅游观光天差地别。

隔着段距离观看了一番这个时代的北平城墙,詹闶又打马回到自己的营地。今天已经不早了,手下的牧民等等还都没有安排,暂时就先不进城了。

当天晚上张玉过来,向詹闶代为转达了朱棣的口头问候,说明天都是当地执政官员来和詹闶打交道,他是个招人眼塞王,为了避嫌就不出面参加了。

藩王不参与当地民政,这是必然的。不管朱棣传这个话是什么意思,詹闶都只能说几句谦虚客气的话,再多了反倒不美。

简单的琐事说完,两个人开始交流关于那些鞑子仆人的处理问题。经过这几天的深思熟虑,詹闶最终还是决定,连仆人带牧民,只要是鞑子就全部灭口。

目前詹闶手下还有78个鞑子牧民和75个鞑子仆人,拢共163人。不管让他们去养牛马,还是去种地,都有极大的风险可能逃走。

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与其整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不如一次性全部解决掉让人省心。

早就答应好的事,张玉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一百多个鞑子,操作一番还能给手下一些中低级军官弄点功劳。

张玉走后,詹闶并没有睡。走出帐篷,抓了一捆蒿子扔进篝火里驱蚊,就坐在旁边的桩子上开始各种乱想。

现在已经到达北平了,接下来自己的路该怎么走,还得再仔细斟酌几番。一个外来户,带着几百个外来户,不一定好混啊。

贴近朱棣,支持靖难,这是早就已经定好了的主题。就算这个时空出现错乱,迷你朱不杀叔叔了,也得努力让让他暴躁起来。

当然了,照那个忽悠狂的说法,只要不去刻意改变,任何时空的历史走向都不会有太大变化,担心迷你朱实在是有些多余。

麻烦的是怎么在朱棣靖难之前让自己壮大起来,怎么才能改变一些靖难之役中发生的事,并且保持历史走向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靖难成功之后,朱棣有二十年往上的好活。这段时间足够自己发展了,科学的进步可是几何级跨进的。到那个时候,不管是朱胖胖还是朱促织,都可以轻松应对。

而眼下的问题是,朱元璋会怎么安排自己。这个事定不下来,其他的计划再好也没卵用,搞不好还得另谋他路呢。

就这么东想西想着,脑子也停不下来。等十八岁的克里米亚鞑靼女孩伊莉娜壮着胆子来叫他,詹闶才发现已经要半夜时分了,抱起女孩就往帐篷走去。

转天上午,北平城内的迎接队伍来到营地。说实话真的有点寒酸,除了郭资这个右布政使,也就是一个参政能算高官,其他两三个都是绿袍子的低级官员。

其实郭资为了迎接詹闶这件事,当真是煞费苦心了。连着两三天码人,也只能拉来几个和他关系不错,愿意相信他那些不便言明消息的人。

左布政使不愿意掺和这件事,其他的官员们也都是能躲就躲,连两不沾的按察使和北平知府方必寿都借病躲了。搞得郭资都恨不能把行太仆寺卿拉过来,詹闶有不少马,估计两人还能说上点话。

可官场就是这样,特别是明初老朱在位时候的官场,大家都是每天把脑袋别裤腰带上出门,前些年写好遗书上任的都不在少数,敢随便攀关系的真心不多。

关键问题就在于,詹闶现在的身份太模糊难明了,属于不知道是雷还是瓜的尴尬境地,表现亲密了不太好啊。

明面上说他是进贡了算法和


相关章节: 第13章:发泄第14章:别无分号第15章:阴狠第16章:极度舒适第17章:土星冲日第19章:出门第20章:本能的奸猾第20章:规矩要统1第22章:回报来了第23章:封号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