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辅宋 第3章 沧海桑田

第3章 沧海桑田


推荐阅读: 天启八年盛唐春华俺四叔是朱重八带着淘宝回大唐回到民国二十年我的七位夫人从亮剑开始崛起天唐好驸马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开局成为大唐神童林渊全职艺术家磷火常同日色鲜

咱们的任务担子更重了

开封水患,开封水患啊……总能把它解决的。”

李自明后喃喃道。

开封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这才导致几乎每四年就会发生一场大的水患。岁岁年年,洪水的威力有增无减。一座座建筑被掩埋,接着又被重建。

难怪赵大官人和大宋的那些相公们,在看到李自明的奏书,商议过后,几乎没有阻碍的就通过下来。要是真能凭着手段把开封水患治理,无疑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谁曾想到刚刚开始,就遇到了水患大爆发……

得到了“孤岛”上的回答,李贤就非常专注地指挥着众人砍伐周边的树木。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感觉夏日的大树即便是去除了枝叶,依然显得很沉重。

公孙圩及其余七个公子哥也开始上手了,有的拿着绳子拉着树的一端,控制着树木倾倒的方向,有的拿着携带的斧头,用力砍在树干上。

到底是没有做过农活的,许多人做了一会就累的气喘吁吁,到是这群公子哥带来的仆从们,稍微能坚持的久一些。

“太慢了”

数百丈的距离,要想用木头组成能浮在泥沼上面的墙,光凭他们十几个人,不知道回到猴年马月。

即便把李家仆从都叫过来,还有孙德在洛阳可能再招揽的人,在李贤看来还有些不足。

这里面其实不光是人手的问题,还有效率。

小雨没有停,金水河还在上涨,老爹李自明他们待的那片区域危险也就没有结束。

李贤把十六人全都叫了过来,说出了他的看法。

“我们都没有做过木活,速度难免有些慢,两百丈的距离,没有十来天的功夫,是过不去的。

这么下去,只怕我们把木桥搭过去,卢家祠堂那块都可能被金水河的河水给淹没了。

同样地,千号人,食物可能早就没了。

这样吧,公孙兄、田兄你二人出山一趟,同孙兄他们一道,在这附近各乡邑,包括洛阳之地,多召集一些木工。

尽快回到这里,再多带些木锯等工具。有这些熟练的工匠帮忙,总比我们这些门外汉快一些。

我带着其他人,继续砍伐树木,组建木桥,试着能不能单人通过,把绳索拉过去,好给对面运送些食物。”

公孙圩,田桓很是认同李贤的建议,大家火速改变救援策略。

实践证明,李贤的决定非常正确,两日后,寻来的二十多个工匠,做起木桥的速度,比他们四十多个人的速度还快。

天上的雨水没有停顿,而连接卢家祠堂的木头浮桥不断接近目标。

终于是在五日后,李贤等人带来的第一批食物,通过绳索运送到了卢家祠堂的空地上。

这中间,被困人员内部,又有十几个老人和小孩因为前段时间感染了风寒,迟迟未得到救治而去世。

好在送来的食物,让活着的人能更好的活着。

开封府下辖县乡,数十万的受灾百姓,不是人人都能像新郑乡的灾民一样,得到有效救援。

黄河水系决堤,影响了诸多河流和沿岸的诸多乡邑。据说汴河下游的辰乡,地势同新郑乡一样低洼,又靠近开封到洛阳的运河河道。

洪水猛如虎,堤坝崩溃,加上官吏没有进行有效的撤离安排,导致数百人的乡邑,最后只有不到四成活命。

反倒是数千人大乡的新郑乡,除过早早沿开封东侧撤离的,那些不想撤离的,在泥石流大滑坡之后,因为在李自明的指挥下,迅速占到高处避难,一共伤亡不过百人。

每一个伤亡的数字,都是人命,都是家庭。

赵恒看着递上来的统计数字,愤怒无比。

天晴了,灾民的安置,和随时会爆发的瘟疫,又成了安在他这位大宋皇帝头上的另一支箭。

“朕算是发现了,你们中的不少人,甚至连国子监的十几个学生都不如。

大灾大害到来,说是按照朕的命令在抢险救灾。可当洪水来了,跑的比谁都快

当朕眼瞎吗

朕不要废物,朕


相关章节: 第108章 寿宴(上)第109章 寿宴(中)第110章 寿宴(下)第1章 国子监的抢险救援队第2章 希望就在那里!第4章 工程制图第5章 李贤的尝试第6章 1件小事第7章 羊入虎口!第8章 为什么是他?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