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魏虎将 第49章1年冬至

第49章1年冬至


推荐阅读: 影视世界牛人乱三国之苟怂大帝一江辽水向西流之辽水风云俏皮甜妻娶进门七月明朝小衙内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汉室风云录北王霸刀我真不想造反漂游伞之文臣武斗暗黑大陆之移动堡垒我来自惩罚世界

只是按照后世人对龙骨的影响,安了几根作为支撑船体的骨架。

具体坚不坚固,能不能挡的住风浪,那还是两说。

现在的船体底部都是扁平的,这样的船在河道里可以更加稳固,但是缺点就是容易倾覆,一旦风大浪大,船只有倾覆的危险。

得知工程停工的时候后,夏侯称先是带着亲卫快马赶去中渎水道慰问民夫,然后顺着河道去看看入江口。

确认了入江口在冬季的水流并不湍急,夏侯称才放下了那颗悬着的心。

视察完之后,当夏侯称回到下邳,时节已经进入到了冬至。

天气开始入冬,夏侯称已经换上了妻子昭君准备的冬衣,这个时代可没有棉花,冬天寒冷只能一层一层的披上稍厚的衣裳。

好在有一种特殊的食物“驱寒娇耳汤”

这在中原非常流行,冬天到了家里要吃驱寒娇耳汤。

这个冬至,何晏特意在下邳准备了一场聚会,包括新加入的文钦和凌统,就连在中渎水道负责监工的屈晃也抽空赶了过来,众人齐聚下邳郡府。

当何晏准备好一大壶娇耳汤,招待夏侯称等人的时候,夏侯称才发现,这驱寒娇耳汤居然就是后世的饺子。

何晏看见夏侯称居然不知道月牙馄饨,开始卖弄着学识,给大家讲起这驱寒娇耳汤的故事。

南方有一个名医,名叫张仲景,张仲景本来是长沙郡的太守。

但是面对汉王朝的动荡不安,张仲景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正值寒刺骨、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面黄肌瘦、衣不遮体,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决心救治他们。

于是,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吩咐弟子往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乡亲们舍“驱寒姣耳汤”治病。

这种汤的做法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煮好后再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和一大碗汤。每个人吃下去后,都觉得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庆祝新年时,每个人冻伤的耳朵都被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这天,不论贫富,人们便仿照“娇耳”的样子做成过年的食物,并在冬至中午、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吃。

现在夏侯称等人吃的这碗驱寒娇耳汤便是可以保护耳朵的神器。

不过也只有夏侯称和何晏这样的世家大族才吃的起原版的驱寒娇耳汤。

老百姓只是将食物做成娇耳的样子,里面放上一些具有祛寒功效的食材,但却没有钱财去买驱寒的药物煮汤。

故事说完,众人被张仲景的爱民之心深深感动,也对他的医术感到震惊。

“张长沙真不愧一代名医。”这是王濬称赞的。

“有如此爱民如子的太守,何愁天下不安定。”这是夏侯称感叹的。

“我也要像张长沙一样,爱民如子。”这是夏侯威说的。

“咳咳,不知道这驱寒娇耳汤,可否医治我这寒疾。”凌统一边咳一边说话。看书 kn32;

何晏在一旁默默的听众人拍完彩虹屁之后,终于绷不住,笑了出来。

“此事乃民间传言,实则民间早已有娇耳,张长沙不过将其改进,加入几味药材,使其更具祛寒之功效,然真正的娇耳来源于馄饨。”

馄饨和饺子在夏侯称前世差别还是蛮大的,没想到饺子居然是脱胎于馄饨,夏侯称示意何晏接着介绍。

“所谓馄饨,饼也,饼,谓之饨,或谓之伥馄,将其两段捏成弯曲状,形似耳,以热汤食之,可暖身,故曰娇耳。”

何晏这一大通介绍,众人才明白了这娇耳的来源。

虽然平时何晏总是不着调,但是肚子里的学问倒是实打实的。

夏侯称忍不住夸赞了何晏有学问,并且表示现在自己已经是东莞侯了,可以认下何晏做


相关章节: 第44章奇袭广陵第45章声东击西第46章孰轻孰重第47章火烧堂邑第48章复仇复仇第50章不解之缘第51章司马教子第52章王濬练兵第53章夷陵之战第54章各方云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