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汉室风云录 第561章 封坛拜将

第561章 封坛拜将


推荐阅读: 乱三国之苟怂大帝一江辽水向西流之辽水风云俏皮甜妻娶进门七月明朝小衙内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魏虎将北王霸刀我真不想造反漂游伞之文臣武斗暗黑大陆之移动堡垒我来自惩罚世界DNF卡牌商

一个代表王权,一个位极人臣,看到这一幕,诸将吏第一次感觉到礼仪所带来的威严。

诸将吏的眼神,刘邦尽收眼底,亦感到礼仪服饰有着不可言的作用,王服与臣服的初次区分,御史大夫和丞相的服饰初次在这个场合出现。

丞相与御史大夫从官服上直接给其他将吏一个很好的区分作用,一个潜移默化的威慑。

刘邦自然知晓此刻还没有财力和心思为诸将吏皆一一制定不同的服饰,但最核心的几人是要有点区别的。

这个区别从那开始,刘邦心里终于有数,先从服饰开始。

既然刘邦起事时自称乃赤帝子化身,王服自然以红色为主。

相对于刘邦惊艳的出场,萧何的礼仪很好,亦很俱全,如此庄重,如此繁琐的礼仪,渐渐在诸将心中埋下一个种子。

这颗种子便是敬畏,对所拜大将的敬畏,不再如之前那般的随意,一句话便为将军,没有信物,没有印绶,一句话又改变其职,稍有混乱便不知所措。

如今不同,刘邦亦是汉王,这里亦是汉国,所拜之将乃汉国的大将军,将统领整个汉军,与之前被秦消灭的诸国相同,将有将印,将有将的威严。

萧何之礼毕,诸将吏如得到洗礼一般,没有适才的躁动和喜悦,反而对即将任命的大将军有着敬畏,有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在一片寂静当中,萧何从周苛手里接过大将军印绶,对刘邦道,“汉王,封坛拜将可开始矣。”

刘邦点点头,对着下面的诸将吏道,“项羽迁吾等至汉中,诸将皆为山东人,无不日思夜想欲东归,吾亦欲还定三秦进而东归,

故汉军需一大将军引领吾等打回山东去……”

刘邦的话不多却彻底点燃在场的诸将吏,诸将孰不愿东归,那便是犯众怒。几句话牵动诸将的心,诸将的脚竟不自觉的远离那高坛。

由他人带着东归,喜悦,但带人东归却全然不同。

只听刘邦继续道,“今日封坛拜将,天地共鉴,将相协力,诸将协从,共破秦军,东出而归……”

刘邦的话没有太多的词藻堆积,句句皆言东归,号召诸将皆在大将军的带领下还定三秦。

下面的话便直切主题,“现拜韩信为汉军大将,统领汉军……”

哗然,一片哗然,即便之前有过礼仪的宣读,此刻依旧是一片哗然,刘邦后面的话直接被吃掉。

刘邦没有一丝生气,他早已料到,下面的话亦无关紧要,刘邦自己亦不记得讲过什么。

诸将皆惊,全军皆惊,一个不知名的治粟都尉怎么突然成为大将,任谁亦想不通。

在诸将惊讶的目光中韩信非常镇定的向高坛上走去,大将军印绶如何到韩信手上,韩信又讲些什么,何时下的高台,没有人注意到。

诸将吏皆在内心不断的发出疑问,无心去观察这些,内心无法安放诸多惊疑,开始涌上喉咙,爬出嘴。

惊讶的议论逐渐被事实所平复,没有人能改变刘邦的决定,除非萧何,此刻的萧何又完全支持韩信做大将军。

改变不了的事实,饭后是谈资,此刻便是祸端。

韩信拜礼毕,诸将渐渐散去,刘邦留韩信,寻一亭坐,道,“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以何计策教寡人”

既为将军,此刻若无妙计可言,韩信亦无颜对萧何,故将深思熟虑许久的计策快速的在脑海里过一遍,韩信再次拜谢汉王的认命和萧何的举荐,然后缓缓开口道,“如今向东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

刘邦点头,“然。”

这个然字刘邦说的毫无情感,如此明显的事情,亦来问,刘邦内心一个废话,脸上依旧挂着微笑,神色郑重,做侧耳倾听状。

韩信顺势而发问,“大王自料,于勇悍、仁厚、兵力上,与项王孰彊”

默然,刘邦再次默然,内心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张良,没错,张良亦曾如此问过自己。

承认自己弱,亦是强大的开始,刘邦相信这个道理,故而默然良久后开口道,“不如项王也”


相关章节: 第556章 何以为将第557章 此去何往第558章 月下追信第559章 再荐韩信第560章 大将归孰第562章 范增乱齐第563章 亡至即墨第564 田荣并齐第565章 田市之死第566章 飞来将印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