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汉室风云录 第927章 彭城大战22

第927章 彭城大战22


推荐阅读: 乱三国之苟怂大帝一江辽水向西流之辽水风云俏皮甜妻娶进门七月明朝小衙内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魏虎将北王霸刀我真不想造反漂游伞之文臣武斗暗黑大陆之移动堡垒我来自惩罚世界DNF卡牌商

“汉室风云录 ”查找

小标题汉军欲南走山

豪气万丈的战将们此刻多脸色苍白,各个咿咿呀呀说不出所以然。

此刻曹参率军在泗水沿岸与楚战,算是拖住一部分楚军,使得项羽拿来专门对付刘邦的兵力减弱。

王吸、薛欧此刻在最外围,不断与楚发生碰撞,此时的汉军优势不在,兵力锐减。

除却各地驻守的兵马在彭城附近的汉军总兵力本有二十余万,近三十万,如今一战就损失十余万,实在是有点恐怖。

虽然这个数量是在各校尉、军侯根据还在身边之人估算出来的,但不排除逃亡、假死以及跳进水中逃生的人。

抛去这些,刘邦心中估算折损肯定有八九万,但不管怎么样兵力减少一半,汉卒人人畏战,这的确不是一个好兆头。

周昌道,“殷王司马卬战死,河南王申阳亡走。”

这句话让心头阴霾的刘邦更是感到一股凉意,“殷王为汉宁死不降楚,乃真王也,捎带其尸身,事后厚葬之。”

这个消息是刘邦最担心的,现在各路诸侯开始背汉从楚,塞王司马欣最是令人痛恨,临阵倒戈最可恶,翟王董翳也倒戈,河南王申阳选择不战而逃,等于背汉,司马卬战死,当初跟在身边的七王如今只剩下张耳、西魏王豹、韩王信。

七王变三王,刘邦对司马欣恨之入骨。

张耳不必说,二人有故交,韩信王乃刘邦自己所封,唯有西魏豹目前不知其心。

在三王叛汉,殷王战死的情况下,西魏王豹的心是否还会那么坚定的跟着汉而与强楚为敌,刘邦不确定。

刘邦对这样能力较强且为王的人采取大用大疑的态度。

魏豹之勇谋堪称大将,他的能力很大,那么他的忠汉之心就有待考证。

在几次作战中魏豹虽然也在与楚战,但刘邦能感觉到并没有尽全力。

魏豹将兵从,首选的其实是善守的周叔,这就意味着西魏军在伐楚中以守为攻,保存实力为主。

不一定能战无不克,但绝对可以让楚不能轻易重伤自己。

这点秘密,起初刘邦并未发现,随着一路行来,尤其是项羽在萧县遇到的阻力,如果不是周叔和周灶皆善守,项羽根本用不到日中才打到彭城。

这个时候刘邦越加希望张良能在身边或许能有妙计产生。

在刘邦决定出城与项羽大战时,将自己的文臣武将进行拆分,怕的就是一旦扎堆,被项羽来个一网打尽,那可就糟糕,见汉军战不利,刘邦果断作出决定,让这些文臣谋士先撤离,他刘邦和诸将来吸引项羽的进攻,将人才安全撤离。

这一点让那些杀伐四方的诸将很不理解,这些平时不能披坚执锐上阵杀敌的人,为何如此看重他们的命。

可在刘邦心中这些人和勇将是一样的重要,关键时刻指不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汉军大败,给各地驻守的战将和军队带来不小的冲击,其中驻守砀县的河南军听闻汉军大败,河南王败逃,恐楚军杀来,他们便欲逃回河南地。

彼时的柴武一直在关注彭城那边的消息,听闻汉军大败,其余人建议他降楚,柴武却果断选择继续从汉。

柴武果断补位砀县,使得那些尚未逃离的河南军被强行并入汉军。

诸如此类的变化悄然在各地进行着,这与刘邦在谷水、泗水一战大败有着必然的联系。

刘邦道,“无大批船只,无法北渡,唯有南下,楚必紧追,何处可安身”

卢绾忽然有话不吐不快,有几次皆想开口,皆被他人抢先,刘邦道,“卢太尉,有话速速道来。”

卢绾道,“芒砀之间尚有汉军驻扎,且彭越军在附近,可诏其护驾,大王可依据早年对芒、砀山地形之熟知,借此对楚军进行反击。”

现在汉被项羽打的大败,唯有败退,但退向哪里,刘邦心中迷惑,诸将和文臣意见不一,最终的选择却在他刘邦,选择若对则可卷土重来,选择错误不仅自家性命堪忧,还会让更多的人丧命。

不同的声音变


相关章节: 第922章 彭城大战17第923章 彭城大战18第924章 彭城大战19第925章 彭城大战20第926章 彭城大战21第928章 彭城大战23第929章 彭城大战24第930章 彭城大战25第931章 彭城大战26第932章 彭城大战27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