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1979闲鱼人生 第1章骆涛

第1章骆涛


推荐阅读: 开局从买房开始国民榜样通天武曲第十六代天师传神秘复苏之适者生存鉴宝在星光中觉醒英雄无敌之路债王到资本王者打卡十年灵气复苏终于开启了我成了东厂督公我真的不想再卧底了

  七月下旬,《我要上学》的热度也渐渐下去。

  这也给一直都喜欢宁静生活的骆家,多了一点自由之地。

  社会上的舆论虽然停下了,但骆涛那颗为孩子们,也可以吹牛皮的说是为了中国教育的心并没有停下,它仍然以高昂的斗志,向着更远的方向前进。

  骆涛在饱满的激情下创作了《我要上学》之后,就借着春风向上面提出成立一个国家级的基金会专门帮助解决贫困地区孩子就学。

  领导对此举很是意动,但也没有一拍脑门就同意,说是要研究研究,骆涛知道这“研究”一词,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

  不管成与不成,这事很有可能都会在月底给出一个结果。

  希望工程的出现,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我国改革路上的必然成果。

  等待的岁月,似红花,外表看着娇艳,实则已看到末路,内心焦虑不安。

  一切的事物都在静止的时候,才学会思考。

  百花小院的骆涛,穿着极其随便,白色背心,大大的大裤衩子,脚上踏着一双带后脚跟袢子的凉鞋。

  手摇着大蒲扇,坐在卫生间前,枣树下的阴凉地里乘凉。

  自从那如日中天热度消去不少,家里除了骆涛外,其他人也都渐渐地出去遛弯,找老朋友们聊天。

  骆涛也是很想出去,可一想到那比香山上猴子还多的人群,他对出门也就望而却步了。

  每天吃饱了睡,睡饱了吃,还值得一说的,莫过就是能静下心来听戏听曲,练字画画,最让人不省心的莫过于处理两家公司的事。

  南方西昌楼生意做的那真是如火如荼,就像一把利剑把国内的餐饮行业一分为二,一边是西昌代表的西昌楼,另外一边是全国其他从事餐饮业的酒店和饭店。

  不是因为西昌楼的菜比他们做的好吃,而是因为西昌是全国第一家做快餐的酒店。

  一顿五块钱管饱,就凭这一条全国餐饮业还就西昌敢这么做。

  西昌楼这些年一直秉持健康饮食,服务为上,有一直在英明神武的骆涛的带领下,一直创新,一直争做业内标杆。

  第一个打破先付账后吃的行规,国内第一个在报纸上为自己打广告的酒楼,第一个在节假日实行打折优惠,第一个……

  在管理和服务上,更是不知道打破了多少陈规旧条。

  特别是这快餐的出现,绝对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沪海西昌楼连续一周日营业额超十万。

  这个数字报给骆涛的时候,他最初的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怀疑下面是不是有人在捣鬼。

  这什么年代?1986年啊,日营业额十万块得多少人去吃饭?得卖出去多少大米饭?才能挣来这些钱。

  这时骆涛的思想就变的窄了,国家经过这几年励精图治的发展,国民经济大幅度上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现在城里的老百姓对“万元户”表现的也不是那么热切了,因为实在是太多了,现在农村都在开始挣当万元户村。

  还加上有骆涛这么一位暴富这人,他们对八卦的档次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不少。

  物价虽然也跟着上涨了不少,但也能维持在一个平衡点上。

  要是脑子活泛点,翻腾点东西,那小日子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现在工人也不是如当初那么的单纯了,这么说也不是很对,应该是单纯的人还是那么单纯,不单纯的的人依旧那么不单纯。

  上班时间开小差,正如海儿的张瑞民上任之初就定下十条规矩,里面居然有严禁在厂区内随地大小便。

  听着多少有点令人难以信服,但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

  全民的意识渐渐都在朝着“钱”看,再加上国字号在新时代赚钱的能力也渐渐大打折扣,这时候有太多人向往着外面的花花世界。

  致敬改革二十周年拍摄出来的《一年又一年》,此剧就很真实的反应出时代的变迁


相关章节: 第四百六十八章重男轻女第四百六十九章骆涛的大爱第四百七十章老娘苏桂兰很不高兴第四百七十一章快报,快报,骆涛又动笔了第四百七十二章《我要上学》第四百七十四章训徒第四百七十五章你是韩春明?朋友们中秋快乐第四百七十六章十年的坐骑就被人给偷了第四百七十七章吃饭,鸡又有何罪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