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1979闲鱼人生 第1章骆涛

第1章骆涛


推荐阅读: 开局从买房开始国民榜样通天武曲第十六代天师传神秘复苏之适者生存鉴宝在星光中觉醒英雄无敌之路债王到资本王者打卡十年灵气复苏终于开启了我成了东厂督公我真的不想再卧底了

  大会开的异常激烈,代表们的心绪也是非常激动。

  换了换人员,换了换位置,骆涛也不知道怎么的?也落了个经济委员会委员的职称。

  新的身份,新的使命。

  人事变动之后,会议场里整天都弥漫着物价的事。

  代表们大多都是愿意变动,给当下的国内局势稀释一些对社会不利和不稳定的因素。

  上面在谈大物价,底层老百姓也在小谈物价。

  “我说今儿这鸡蛋可是又涨了一毛,看这架势这今后还得涨。”

  “谁说不是,听说了吗?上面最近一直在讨论这事。”

  “咳,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呢,就这儿,谁不知道,要说变动物价,上面也不是今年才开始,打我们经济好起来的时候就开始思变动……”

  这人坐在公园的石阶上侃侃而谈,旁人也听的如痴如醉。

  骆涛每天开完会回来,苏桂兰都要问上一句,“这物价还要涨吗?”

  骆涛也会非常诚恳地回道:“物价会涨,但一定是在合理又在大家购买能力的情况下上涨。”

  一时的快涨不过是一时的涨,这种影响大局发展的涨法,只会被民众抛弃。

  时光悄悄来到四月,这是一个桃李争妍的季节。

  四月初猪肉、鲜蛋、食糖、大路菜等价钱开始上涨,也由原先的暗补该为明补。

  暗补是上面对城乡工厂在职员工的一种补贴,对应的则是明补。

  具体说法就是通过对选定商品的生产或流通环节的补贴,使商品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来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补贴款未直接经过真正的受益者之手,往往不被常人所体会,故俗称“暗补”;后者由于补贴款可以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是消费者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故俗称“明补”。

  这里面道道多,一时半会儿也讲不清,就是讲清了,你们也看不到。

  京城的职工每人每月补贴十元。

  除了直辖之外的地区职工应该会低一点。

  十元看着不少,但跟物价的上涨速度比起来,还远远不够。

  拿最常吃的猪肉来说,每斤肉也已经从原来的两元左右,涨到了现在的每斤两块八。

  涨幅更厉害的是那些反季节蔬菜,一斤西红柿现在市场卖价是四块多一斤。

  鸡蛋的价钱也上涨的厉害,用老娘苏桂兰的话说,“鸡蛋已经到了要论个卖的时候。”

  随着大批商品价钱上涨,京城继沪海之后迎来了第一波小型抢购,市民囤菜、囤肉、囤做饭作料。

  就现在这个涨法,一般人还真一时半会儿吃不消。

  何姐出去买菜,回来就要抱怨几句,今儿什么什么菜又涨价了。

  老娘苏桂兰那绝对是最好的捧哏,“是吗?那您出去没听说还要涨吧?”

  “这个俺倒听了不少,很多人都觉的不会太涨了,现在也没什么报纸上说的那么邪乎,有人抢着买东西。”

  何姐说这话就显得年轻了,再者她说的报纸上报道的抢购风儿,也不是京城,而是南方其他地区。

  现在的京城只能说暗流涌动,还没有到彻底爆发的时候,不过,有人已经悄悄开始,但大部分人还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中。

  苏桂兰知道没人抢购,心里的石头就落下了。

  她以京城小市民的观察角度看待物价上涨这件事,在她的认知中,只要大家还没有抢,说明一切正常。

  当大家开始抢购,那只能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随大流儿,别人抢购,自己也去抢购,别人不动,自己也没必要动。

  “那就好,以后这菜也不需要买太多,够吃就行,咱家就是卖菜的还怕没菜吃吗?

  要买就买咱们家没有的东西。”

  何姐拎着一大篮子,笑着点头,她也是非常认可苏桂兰所说的事实。

  这样的情况每天都会上演,老娘


相关章节: 536章舌尖上的中国,乡味永不退色537章深夜的演技538章为美食纪录片忙碌的骆涛【大章】539章骆涛有事也是来蹭饭540章古玩圈子也论出身,开会进行时第542章我是属莲藕的就心眼多第543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大姑娘也!第544章初见皮特就挖坑第545章这个洋鬼子很是不懂规矩第546章东方预言家、大巫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