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逐鹿清明上河图 第4章 佩璎大会(下)

第4章 佩璎大会(下)


推荐阅读: 洪荒的迟到大仙一刀震江湖剑尊奥义行走诸天的旅者聂北楚韵赊点灵气好修仙剑碎倚天洪荒之封神开局衍道修真簪花问剑叩问仙道天域游龙舞

江湖言道文折桂,武佩璎。说的是文人才子以满腹经纶考中进士,蟾宫折桂光宗耀祖,从此步入官场平步青云,而武林人士则凭一身功夫在姑苏佩璎大会上博取名望,以求誉满江湖,广收门徒。

泰山派既然已到姑苏,时逢盛会,焉得不动心初十,一众道士都去姑苏城外虎丘观看佩璎大会,说不定还能结识几位江南武林诗画人士,多少探听点消息。彭重九照例吩咐两位银簪道士好生看管张不吝,好吃好喝伺候着,但是不能迈出客店一步。

父亲生死未卜,自己被一伙陌生人挟持离开家乡,张不吝身不由己,但也无处可去。他独自一人坐在客店院子里一株桂花树下,百无聊赖,遂折下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将起来。到底是先皇大内画院翰林之子,家学渊源,胸中有丘壑,一起手,一抬笔,便是一番气象。

画了一阵,张不吝的心思又转到春秋笔法上,第四层丹砂笔的口诀父亲还没教,只好把前三层花青笔、黛绿笔、橘黄笔的口诀默诵一遍,以树枝做铁笔,左臂画一个圆圈,转圜如意,右手执树枝凌空虚点三下,将一套花青笔使将出来,第一招“千山”变幻出九个后着,端的是云山雾罩、无迹可寻,第二招“鸟”使得气势磅礴,隐隐有鲲鹏扶摇而上九万里之意,真正绝杀是第三招“飞绝”,鹏鸟飞越千山,凌空疾扑,一举中的。张不吝意气风发,把一根树枝挥舞得虎虎生风,到最后一招“寒江雪”,心随意转,自己的悲凉孤苦心境自然而然地传递到手上,一个抖腕,凝而不发,树枝上的一片枯叶掉落,在秋风中缓缓飞舞。

忽地传来一声轻轻的喝彩“端的好笔法”,张不吝回头一看,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斜倚着院子门框,抿嘴浅笑。

那小姑娘一边走入院子,一边说“我听那些道士称呼你张公子,我姓沈,你叫我茱萸好啦。”

“张公子,你怎么不去看佩璎大会热闹得很呢。你这什么笔法啊”

“我家的春秋笔法,招数源自江雪,就是千山鸟飞绝那首。”

“我看你这江雪可以胜得许多大人。”

张不吝连连摆手“不行的,不行的,家父曾说这春秋笔法主要是练气、练腕力、练定力,算不得真正的武功。”

茱萸姑娘看见张不吝随手在地上画的一池秋水、数点寒鸦,虽然是在泥地上草草绘就,但那格局、那笔触、那留白、那笔端收尾处的一点一捺,行家一看便知是丹青大家调教出来的。她惊到“原来你的画比你的笔法好太多。”她转过头来望着不吝,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透着几分欣赏。

“你也懂得绘画么”

“大概知道些好歹,画是不会画的。就像武功,我素来不喜动刀动枪,但我懂得辨识高下,譬如你这花青笔江雪口诀才二十个字,一十二招里含有那么多繁复的变化,确实是练习手腕灵活度的好功夫,不过呢,力道便因此分散了,对付个把三脚猫禁军教头和镖师之流,自然绰绰有余,碰到名门大派的弟子么……”她摇了摇头,显然不看好这套功夫的实战价值。

张不吝对于沈茱萸的这番议论大为折服,她不过才观看了一遍而已,便能够一语中的指出花青笔的优劣。花青笔的确算不上真正的武功,使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诈诈唬唬,不过徒有其表罢了,父亲也是这么说的。

“那些道士干吗不准你出去玩”

“我才不想出去玩呢,又不认识这里的人,也不识得路。”张不吝虽然年齿幼小,但经历这番重大变故之后,也多长了几个心眼。

沈茱萸哼了一声“小小孩童,撒谎也不脸红。”

虎丘剑池四周,挤满了来自四方八面的侠士文人和江湖豪杰,还有许多看热闹的百姓,三个一堆,五人一群,在剑池岸边的人众席地而坐,后面的则蹲坐在太湖石上,假山和树上也盘踞了不少人,更多的则只好站立着,把个方圆十丈的池塘围得个水泄不通。

故老相传,剑池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陵墓,随葬有三千柄青铜宝剑,包括自古


相关章节: 第1章 古刹鉴图(上)第2章 古刹鉴图(下)第3章 佩璎大会(上)第5章 清明烟雨(上)第6章 清明烟雨(下)第7章 画船东去(上)第8章 画船东去(下)第9章 荇茸仙子(上)第10章 荇茸仙子(下)第11章 阴阳神果(上)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