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逐鹿清明上河图 第16章:城破之际(下)

第16章:城破之际(下)


推荐阅读: 洪荒的迟到大仙一刀震江湖剑尊奥义行走诸天的旅者聂北楚韵赊点灵气好修仙剑碎倚天洪荒之封神开局衍道修真簪花问剑叩问仙道天域游龙舞

“靖康初年十一月,金军再次侵犯我大宋朝,十万大军兵临黄河北岸。鞑子将数千只山羊绑在战鼓上,羊蹄敲鼓一夜,吓得十四万宋朝守军屁滚尿流,连夜逃得半个人影都不见,金军渡过黄河天险,围绕城墙修栅栏、垒土石,将都城汴京围困起来,建造大量投石机和鹅车,昼夜攻城。”

“兵荒马乱时节,眼见都城危在旦夕,城内的官吏百姓,人人便只一个念头逃跑。你父亲和二伯只有十多岁,早已被送往镇江,你祖父沈冲和我留在汴京,为宋军监制床子弩和转射机。”

“记得那天下着小雪,我赶着马车将一车弩箭送往宣化门,街上都是去往宣化门的车马,有的装满粮草,有的运送刀枪剑戟等兵器,还有一车一车的泥石和木料,昨日宣化门一场激战,城门楼子被金兵投来的巨石砸坏了。”

“突然传来官兵的阵阵吆喝之声,把众人往街边驱赶,只见一队队身穿红黑二色道袍的道士走过,手执桃木剑,举着各色旗帜,想必这就是朝廷的奇兵国师郭京道长六丁六甲阵的天兵天将,沿途百姓群情振奋,议论纷纷,都说打败金军只怕就在今日。”

“我登上城墙,躲在城垛子后面朝城外张望,登时倒抽一口冷气,西面的村庄被金兵纵火焚烧,浓烟四起,烈焰熊熊,映得天边一片血红。距离护城河百丈开外便是金军的先锋铁浮屠、投石机和攻城鹅车,黑压压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纹丝不动。无数只乌鸦在阵前飞来飞去,啄食尚未被掩埋的死尸,周遭更无一声人喊马嘶,只听得见乌鸦呱、呱聒噪声。”

沈伯傲歇了一口气,喝几勺参汤,仿佛仍被当时那铺天盖地的杀气所震慑。

“只见郭京道长站在城墙上堆设的七星法坛之上,头戴乌木道冠,身披玄色混元衣,披头散发,赤着双足,左手高举桃木剑,右手执五色令旗,面朝西方,口中念念有词。守城兵士打开宣化门城门,道士们排成整齐的两队冲了出去,据说有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天兵天将组成那六丁六甲阵。”

“大宋的天兵天将过了护城河,在金军阵前不远处,即摆开阵法,我那时也不大懂,看那阵型像是一个八卦,随即又变阵为六个小一点的圆圈,道士们涌动奔走,此起彼伏,旌旗招展,六个圆圈又变化为一十二个更小一点的圆圈,每变阵一次,整个阵型即朝前滚动数丈,如此这般,距离金军前锋越来越近。”

“突然听得金军阵中传来一声噼啪巨响,一支火箭升上半空爆炸,烟花四散如雨,飘落阵前。随即听见排山倒海般的呐喊声,一浪接一浪,我忍不住探头一看,只见金军黑压压的一片直朝六丁六甲阵碾压过来,中间的铁浮屠骑兵和战车都是重甲铁盔,齐齐踏步向前进发,地动山摇,如同移动着的一堵堵墙,势不可挡,城楼都要被震塌了似的,左右两侧,一队队轻骑拐子马来去如风,反复冲杀,箭如雨下,扰乱宋军两翼阵脚。”

沈茱萸越听越惊心,咽了一口唾沫,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仿佛她自己也正站在当日的城墙上,眼睁睁地瞧着国之将破、家之将亡。

“我亲耳听得郭京道长说众位将士,休得惊慌,待我出城去施撒豆成兵大法。他下得城墙,一人一骑出了城门。 u不知是那大法对鞑子没有作用,还是来不及完全施展开,我在城墙上瞧见道士的阵型被铁浮屠冲得七零八落,金兵刀砍马踏,道士们如蚂蚁般四散逃窜,落入护城河者不计其数。一名鞑子将军高举完颜兀术大旗,率一队拐子马冲进了宣化门。”

“守城的将士全无斗志,丢盔卸甲,只顾着朝内城逃跑,我跟随他们穿过几条巷子,绕道金明池,过了汴河,跑回沈家在汴京的旧宅。只见大门洞开,一个家丁的尸体横卧在门槛上,院子内躺着五具尸体,身首异处,血流成河,有丫鬟有家丁,我脑子里嗡的一下,心里怕极了,难道金兵来得如此之快,已经将我全家斩尽杀绝我大声喊爹,爹直朝后院的匠作房跑去。”

“匠作房完好如初,没有被抢掠的


相关章节: 第11章:阴阳神果(上)第12章:阴阳神果(下)第13章:天元算筒(上)第14章:天元算筒(下)第15章:城破之际(上)第17章:暗夜春花(上)第18章:暗夜春花(下)第19章:海底密室(上)第20章:海底密室(下)第21章:大食算符(上)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