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逐鹿清明上河图 第50章:敦煌拜佛(下)

第50章:敦煌拜佛(下)


推荐阅读: 洪荒的迟到大仙一刀震江湖剑尊奥义行走诸天的旅者聂北楚韵赊点灵气好修仙剑碎倚天洪荒之封神开局衍道修真簪花问剑叩问仙道天域游龙舞

几乎与此同时,一只灰色信鸽从露天侧院飞起,飞过保和殿、大雄宝殿、正殿和院墙,落在寺外香客队伍里王山的肩上,他赶紧取下信鸽脚爪上系着的纸条。

九难窟内,李楚楚小心翼翼地从藤编篮子的底部夹层里取出一个长筒状的粗麻布包裹,打开包裹,便是那卷轴。

她和素谨和尚分别手持卷轴的左右两端,徐徐展开,一缠和素证两个光头立时凑到绢本前,旁若无人地观赏起来,连一句半句客气话都顾不上对李楚楚说。

二位高僧一路看将下来,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太阳光晕逐渐从西面洞壁移至地面,无数极细微的尘埃在光柱里飞舞回旋,地面偶尔有些许轻微震动,想来是底下第十洞窟的挖掘工作正自进行。

素证手拈长须,不住感叹,喜形于色,如同一位得闻天机、猛然顿悟的小和尚一般。

一缠大师目不转睛地盯着绢本,左手挥了几下,示意李楚楚和素谨和尚将已经全部展开的卷轴朝左侧移动,以便光晕能够直接照在其最后一部分。

李楚楚不免有些焦急,眼见二位高僧的目光快要落到绢本末尾题跋和印鉴处,他们除了赞叹欢喜,一句旁的话也没有说,显然认可这是清明上河图真本。

她当然确信这是真本,只不过她想要知道的却是这件真本中的异状。

“咦”素证有些惊讶地指着溪畔老槐树下泊着的一只扁舟,大为不解地连连摇头。

李楚楚内心一阵狂喜终于有眉目了。

四个脑袋都迫切地伸向画上那小船。

“方丈师弟,说来奇怪,只这一处完全不似张翰林的笔法,完全不似。”

一缠大师精于佛法和诗词歌赋,于丹青上的见解却是一般,“师弟,这小舟有何不妥我倒觉得这一景致构思极妙,暗合……”

“什么暗合不暗合,依老僧愚见,这小舟有三处不妥。”

素证略显恼怒地打断师弟的话头,一件美轮美奂的绝世丹青突然出现了一点苍蝇屎,方丈居然还觉得构思极妙,老和尚说什么也要理论一番。

“此处小舟的红色过分鲜艳夺目,和周遭景物温暖的黄色基调完全不协调,相当突兀跳脱,这是第一处不妥。”

“第二处不妥,来,你们仔细看,笔法幼稚简陋,触点生硬,接驳处下笔粗糙匆忙,哪里及得上张翰林圆润细腻笔法之万一”

素证气得白胡子直颤,他认定是某个手欠的捣蛋鬼在张翰林的大作上胡乱涂鸦。

刚才方丈大师已然说到“暗合”二字,答案似乎马上呼之欲出,哪晓得引来老和尚的这番长篇大论,李楚楚对那密语纵有千般相思、万种爱恋,却也不便贸然发问。

如今她已知道这红色扁舟是后来旁人所添加,但依然一头雾水,猜不出其中的真意。

别看李楚楚当年一曲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绝响京城,引权贵才子尽折腰,她自己却只能弹唱,于诗词歌赋上的见闻学识连她十岁的女儿也不如。

“这第三处不妥么,更荒唐,简直令人发指。”素证指着那叶扁舟,气冲冲地说到

“瞧,这东西竟然横在小溪的水流上,依照常理,小船应当是顺着水流的方向,瞧张翰林笔下汴河中的舟船,哪一艘不是……”

“呵呵,所以我才说是构思极妙啊,好一个“野渡无人舟自横”,唐人韦应物七绝滁州西涧中的千古名句。”方丈笑道。

素证登时傻眼了,还有这个说法

李楚楚强忍内心的欣喜,除了花点心思设下这套子让和尚钻,第二句密钥“野渡无人舟自横”可以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既没流血,更没死人,老和尚们一个接一个的自己就把答案说了出来,唯恐落人后。捐给寺庙的五千两纹银,她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至于另一个诱饵把清明上河图真本借给觉林寺一年,李楚楚心想借个十年八年,一百年更好。

突然之间,洞窟内地面“轰”地塌陷下去,出现一个方圆近三尺的大洞,沙土灰尘四起,弥漫于九


相关章节: 第45章:面具之下(上)第46章:面具之下(下)第47章:客店暗战(上)第48章:客店暗战(下)第49章:敦煌拜佛(上)第51章:骊靬古城(上)第52章:骊靬古城(下)第53章:文武师傅(上)第54章:文武师傅(下)第55章:无相金刚(上)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