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宋:八岁皇叔做史官 二百七十三 孙子与爷爷谁大(上)

二百七十三 孙子与爷爷谁大(上)


推荐阅读: 簪花问剑叩问仙道天域游龙舞八支队最后的三国2兴魏当代野狼辅炎汉大上医谍海偷天我在大明得长生乱世流金更宋

最新网址 273 孙子与爷爷谁大上

多读书,多看报,你就能变得更八卦,呃不,是变得聪明起来。

童贯是个有理想的太监,平时也是看看书报的。对于传说中的衣带诏的典故,略知一二。

传说中,汉献帝为了反抗权臣对他的控制,用自己的血密制了一封信,装在腰带里。密令自己的岳父、车骑将军董承,纠集一帮子小伙伴准备宰了曹操,匡扶汉室。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董承和小伙伴们被杀,皇叔刘备投奔了袁绍,大家直接撕破了脸开干,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为了自己被杀,童贯紧急想出了这么个“妙计”,机智的一比。

赵大锤问“谁写用谁的血写”

计策是童贯出的,当然是由他来写。赵佶的瘦金体,童贯可是下过苦功模仿的,六七分像还是能做到的。

其他几分不像,也说得过去。

你咬破手指头写血书,还能做到起承转合、讲究书法吗

六七分像,那就是最像的。真要是世成十像,那才真叫有问题呢。

第二个问题来了,是不是非得用血,用谁的写。

“你说呢”

赵大锤是个小孩子,血少,禁不住流几下的,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的呀

童贯一个死太监,也一大把年纪了,流血而死也算是为国尽忠了。

童贯咬了咬牙,就准备对自己的手指咬一口,准备写血书。

赵大锤感觉太假,咬那么一小口能有多少“墨水”,还是用刀拉一下比较好。伤口整齐,也利于产后恢复。

母猪的产后护理这么著名的书籍,俺还是看过几页滴。

“您在骂我是母猪”

“别废话刺啦”

“哦……”

“你特么再叫得这么销魂,老子弄死你赶紧写,免得血量不够。”

过了一会儿,童贯又是一声“哦……别划那么多,疼”

赵大锤今天真是开了眼界了,在布上面写字,真是太浪费笔墨,呃,太浪费血量了。

把童贯右手的每根手指都挨个放了血,有的还放了两次,才磕磕绊绊地写出几句话朕为太子所囚,不得出,特嘱托太上皇……

“叉掉”

赵大锤不同意,我都没在赵佶身边,写给我不合适,换成童贯最合适。

童贯多精啊,哪愿意随便浪费,只同意加上“与童贯”三个字,血书就变成了特嘱托太上皇与童贯,广召天下义士进京勤王,钦此。

好歹算是写完了,赵大锤才发现,这血书有毛病啊

衣带诏衣带诏,顾名思义就是写在皇帝的衣带上面的,你这随手撕一块破布,会不会显得不够正式呢

要不,咱们找个衣带,或者是弄个圣旨啥的

童贯难得硬气了一回“不写了事急从权,这样显得更真实”

好家伙,你要是再逼着老子写一回,老子非跟你玩命不可

与其血尽人亡,还不如直接被你弄死干净。

粗制滥造的东西,往往都是破绽,特别是在有意找问题的人眼里,这个所谓的血书就满是问题。

兴仁府外,宋军大营。

参军王时雍,对这个做工粗糙、文笔低劣的血书不屑一顾“太尉大人说是太上皇写的,为什么没有太上皇的印鉴”

“事急从权。”

“为何以血写就,而不是用笔墨,难道是书法比如太上皇,怕露馅了”

“事急从权。”

“还有这布料,分明只是普通人穿的,你就是想造假,也得弄块黄绸子,看着像御用之物也行呀”

这个王时雍真特么讨厌,和赵大锤的嘴脸一模一样,连说辞都差不多。

我当时一时冲动,忘了准备了,不行吗

难道你个小小的参军,也敢质疑我这当朝国公、一军主帅,让我再写一回吗

敢情用的不是你的血,是吧

王时雍全然不知,自己已经被领导深深嫌弃,还在玩找茬游戏“大帅说这是太上皇的血书,那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要把血书交给你,而不是其他朝中重臣呢


相关章节: 二百六十七 招摇过市二百六十八 早就该死的人(上)二百七十 早就该死的人(下)二百七十一 关公战秦琼二百七十二 1壶浊酒喜相逢二百七十四 孙子与爷爷谁大(下)二百七十五 1人灭1军二百七十六 王姐荣耀(上)二百七十七 王姐荣耀(中)二百七十八 王姐荣耀(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