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从今天开始亲政 第七十章:市侩的奸邪

第七十章:市侩的奸邪


推荐阅读: 洪荒锦鲤游我在修仙界当方块人蜀山悬剑传洪荒之我成了弑神枪我沉睡到了西游赵氏孤修战国之大秦质子明亡于什么大唐之隐居天下楚律高唐弃子唐初大才子

……

李仁修右手从竹筒里拿出一双筷子,吃了一口面,听着他们说,蛋儿越发收紧。

这坊肆间的节奏,不妙啊

听他们的口风,都是不想借粮给我吴国

并且对陈兵边界带有厌恶的呀

唉,这点上来说,太子想的倒是也没错。

不行

不能这样喽

一口面吃下,手上停住,并没有继续吃,“我也听说了点消息,我吴国来借粮,也是带着诚意的,据说是借一石还三石你们如果借的话,并不会吃亏,反而会大赚呢”

一人听了他说,哼哼两声,一脸不相信的样子,“说的倒是好听,哪晓得算不算数你吴国要是到时不还怎么办”

李仁修道“怎么可能不还我吴国岂是无信之国那样的话,岂不失信于天下”连连摇头,不以为然,“人无信不立,国家也是这样。不会不还的。”

他的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在想要真能借一千万石到手,那就太好了至于还3000万两石,呵呵,做梦呢

诚信当然是需要的。

但是,诚信不是必需的。

最重要的是财政、军队。

财政供养军队,军队拱卫皇权、吴国。

还3000万两石

有这样的钱粮,干嘛还要便宜别人

难道不能供养一支军队出来吗

3000万两呐

能供养一支五十万人的大军打一年了

有这实力,炎国都能打下来了

打下了炎国,那就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钱粮收入

还他钱粮,岂不是损害吴国利益,养肥了炎国

那得多制杖啊

他为吴国代言,说着好话,“再说了,我们吴炎两国,都是夏邦,就好像是一个家的两个兄弟。唉,我吴国还要和蛮齐打仗,今年大灾,蛮齐肯定又会举兵进犯了,内忧外患呀你们说,我吴国来借粮,你们难道不应该借吗……我听说这回大灾,你们的皇帝说炎国是个大家庭,富贵的、贫穷的都是一家人,穷兄弟遭了难,富贵的兄长要帮忙,这才是圣人的道理。我认为你们的皇帝是英明神武的,他说的对极了,好极了。难道你们不这样认为么……炎国是个大家庭,夏邦也是个大家庭呀”

他滔滔不绝,正气凛然的一顿忽悠

把刚才的那人怼的理屈词穷,窘迫的涨红了脸,不知该怎么回答,嗫嚅了半天,憋出了一句“我说不过你,但总不能借的。”

李仁修乘胜追击,“怎么不能借”

那人还挺倔强,“就是不能借。”他虽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本能上有种感性的直觉在指引着他借了就上当别说3000万石,一千万石吴国都不会还,肯定血本无归

李仁修摇摇头,呲溜了一口云吞面,一边嚼着一边说道“你这是小人之见,不懂朝堂上的大人们的想法呀。”把面咽了下去,“如果他们贤明的话,那就应该借。借了,贵国仁德之名,就会传遍天下,名垂青史。如果我吴国如约还3000万石,那么贵国就是名利皆收。如果我吴国的君臣背信弃义,那么恶名就会同样传遍天下。贵国虽然会损失一千万石粮,但是,明德于天下了。所谓天下之大有德之人居之,无德之人失之。以一千万石粮,而明德于天下,天下人归心,这难道不值得吗一千万石粮,和天下万万人之心,哪个轻,哪个重呢”

又是一番大道理

言外之意,借吴国一千万石,有百利而无一害,哪怕吴国连一千万石都不还了

如果你炎国不借,那就说明你国朝廷上的大人们,都是昏聩的,不贤明呀。

毕竟是皇子,吴国对皇子教育抓的也紧,从小就有名师大儒传教说起大道理来,一套一套的。

要是个贪慕虚名的,还真就吃他这一套,容易被忽悠了。

然而,城市生活不易,市井小民最重实利。

“明德天下,天下归心”,对他们来说,太遥远,太虚无缥缈了。

而且,那玩意能当饭吃么是能提高收入,还是能降低房租了

天下人都说我炎国好,所以就都归顺到我炎国了么


相关章节: 第六十五章:有失礼仪乎第六十六章;正式递国书第六十七章:君臣共演戏第六十八章:隔着河互骂第六十九章:暗使小动作第七十一章:你丫不老实第七十二章:掣电连发神铳第七十三章:偷也要偷把第七十四章:真假不重要第七十五章:被贼惦记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