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明亡于什么 第四十章 杏榜赌局

第四十章 杏榜赌局


推荐阅读: 蜀山悬剑传洪荒之我成了弑神枪我沉睡到了西游赵氏孤修从今天开始亲政战国之大秦质子大唐之隐居天下楚律高唐弃子唐初大才子营川1934诸天之慎勇型吕布

楼楚馆的风流才子。到了通州后,李瑞和便和青枫分开,李瑞和投了福建会馆,青枫自行带着阮二阮三找了客栈。

最大的会馆为应天会馆,这里有着天下近半的名流高士,三年一度的杏榜猜测已经高悬于会馆内,随着猜测而来就是赌局。自从复社成立后,这应天会馆就成为了复社会馆。

甲戌科会试复社信心满满,张溥、钱谦益、吴伟业、陈子龙、吴昌时、龚鼎孳、杨昌祚等当世之名士聚于一堂,传授经验、推荐拜会一些东林和清流官员、交流心得,最重要的便是一场关于杏榜的赌局,这个赌局是一些王公贵族和复社东林一起发起的。

第一个赌局甲戌科复社中式目标定为三十人,这个目标已经很高了,因为周延儒的辞官,温体仁的上位对于复社极为不利。大于三十的赔率达到了十比一。就是说如果买一两复社中式人数超过三十人,赢了就会获得十两。

第二个赌局甲戌科会元落在那个地方南直隶赔率1:12,浙江赔率1:3,江西赔率1:4,北直隶赔率1:5,其他赔率1:6。

为什么南直隶赔率最低,那是因为南直隶是科举考试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可以说南直隶的考生都是重点中学的,而其他地方的考生都是普通中学的,重点高中的最后一名有可能都比普中的最高分分数高。所以南直隶的举人理所当然是大热门。

这个和后世的赌球非常相似,做为一名参加会试的举子,青枫自然也积极参与。第一个赌局青枫买了十两的不会超过三十,第二个买了十两其他。

这个赌局可以说非常的公平,比后世的世界杯奥运会赌注更加公平,很少有人敢在崇祯皇帝的眼皮下做手脚的,一个不慎就是灭族之罪。

这算是一个雅赌,所以参与者甚众,京师稍有地位者皆买此,有官员、青楼妓女、各地举人、市井商人、普通士兵、赌徒等等,甚至有些乞丐也会拿出十个铜板参与。

俗话说小赌怡情,这赌局大家也都是贵在参与,不过人数一多,整个盘面总数目就比较大了,王公、富豪一般都是千两的投注,官员和青楼也是百两,这样一算竟然赌资达到百万两。

钱谦益做为东林领袖,坐在左侧侃侃而谈,“今科会元老夫看好三人,一个是宜兴举子吴国华,此人年幼聪慧,生性孝顺,做事中规中矩,踏踏实实;一个宣城举子杨昌祚,少年即在宣州一带成名,尤其其八股经文据说可以全部背诵;最后一名也是我最看好的一名,庐州名士龚鼎孳,少年早慧,十二三岁时即能做八股文,亦擅长诗赋古文,年纪轻轻已有近十篇佳作流传,去年南直隶桂榜第三。和老夫和梅村当年颇为相似,老夫极其看好。”

张溥一身青袍、朝众人拱手施礼道“牧斋先生所言极是,龚鼎孳和牧斋先生、梅村相似点很多,牧斋先生二十八岁,万历三十八年1610科举为一甲第三名探花,梅村二十二岁,崇祯四年1631年,以会试第一,殿试第二,荣登榜眼若不是周延儒作弊,应该是状元,龚鼎孳才气不亚于钱、吴二人,且南直隶乡试第三,虽然龚鼎孳仅有十七,但是其诗词已经流传,隐隐有梅村和牧斋先生风范。

吴伟业英俊洒脱,意气风发。一身官衣并未更换,七品青袍上绣溪敕,展翅高飞。他微微挺直了腰,向众人施礼道“牧斋先生、西铭先生所言,学生赞同。只是陈组绶、吴昌时二人也不错,中式必然,进入一甲也是可期。”

如今的吴伟业凭借其诗词文章和科举上的成绩,隐隐有当世第一才子的声望。崇祯元年考中秀才,崇祯三年中举人,崇祯四年23岁参加会试,以第一名获隽;紧接着廷试,又以一甲第二名连捷。当时有人怀疑这里面有舞弊之嫌,主考不得不将其会元原卷呈请御览, uc结果崇祯皇帝在卷子上批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个字,物议平息。这使吴伟业声名鹊起。不久,皇帝亲赐吴伟业假归娶亲,十分荣耀。

众人也是随声附和,夸奖龚鼎孳此科必然高中,可是也有很多举人心中不快


相关章节: 第三十五章诬陷第三十六章 送别第三十七章 南北差别第三十八章北上第三十九章 大明党争第四十一章 会试第四十二章 会试风波第四十三章杏榜排名第四十四章殿试(1)第四十五章殿试(2)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