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二百零九章偏见

第二百零九章偏见


推荐阅读: 我的师傅每到大限才突破凌天剑神斗罗之永恒之火沐云清李怀瑾倾世独宠:娘娘又出宫了沐云清李怀瑾圣人何求南朝枭雄传租界往事冰岛崛起重生南朝当土豪最牛抗战发烧友我在地下交通站里当贾贵

在所有的改革措施中,唯有农事技术创新是受到世家大力支持的,他们个个都是大地主,谁不愿意自家多产几斤粮食呢。

刘志因为担心太过先进的技术,会被质疑和嫌弃,在编撰农书时,便耍了个小心眼。

利用了这时代讯息不发达的特点,将自己带来的现代种植理念,说成是南方的常规操作。

并且吹嘘交州极南的苍梧郡和南海郡,早已大力普及,产量稳定。

有了官方背书,由不得人不信,众人对于印象中的蛮荒之地,狠狠地刷新了一遍三观。

中原一直都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将其它不发达地区,统统称为蛮人,如今却在传统的农桑上被超越,确实打击了他们的骄傲。

这本农书尚未正式发行,便已经在世家圈火了起来,人人都欲一睹为快。

杨秉虽秉公执法,但架不住手底下的官吏偷偷的抄了样书,拿出去高价买卖。

自秦汉以来,世面上也流传着几本农书,但都受到严重的地域限制,不够全面系统。

刘志新编的这一本,囊括了种植、养殖,农具图样,水利修建,农产品加工,储藏等等。

内容十分的全面详尽,堪称一本农业百科全书。

光是种植,就分为主食篇、副食篇、蔬菜以及水果和花木,种植方法详细到分品种和地域阐述。

而且整篇农书都是图文并茂,叙述的语言也要求口语化,让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看懂。

也正因为图案比较多,所以手抄本的意义并不大,杨秉也就没有严格去控制。

等到最终的雕版书面世时,那些高价买手抄本的人,估计都要悔青了肠子。

话说这边梁不疑给他汇报完工作,便期期艾艾地开口辞职。

“陛下,臣无才无德,愿辞官归隐田园,望陛下恩准。”

这是之前宫变时,梁太后与他达成的三条协议内容之一。

刘志想了想,没有直接答复,“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目前为止,翰林苑虽然只是个纯学院式的机构,但未来他打算将之培养成类似秘书省之类的地方,所以这中间的过渡人选十分重要。

既要学识渊博,又不能跟梁不疑一般,完全不懂权术倾轧。

“是有个人选,臣觉得很好,但又怕不太合适……”

刘志见他吞吞吐吐的,似乎很为难,再想想便明白了他说的是谁。

肯定是梁不疑的至交好友,胡广。刘志登基时他是太尉,后来被梁太后和曹腾联手整了下去。

中间曾经起复任司徒,在梁冀倒台之后,被一撸到底,如今赋闲在家,据说在专心治学。

说实话,刘志对他印象不佳,胡广为人圆滑世故,人云亦云,在政治上没有自己的立场。

虽然他不像赵戒那般助纣为虐,但他一味和稀泥的做法,也实在不配为太尉。

当日刘志才当皇帝时,胡广是他最不喜欢的人之一。

但他亲政以后,却慢慢发现,自己对胡广的结论过于偏颇武断了。

其人在学识渊博方面,毋庸置疑,痴心学问的梁不疑对他推崇备至,就是明证。

而且他在选拔人才和识人方面颇有水准,所举荐的人诸如李膺和陈蕃之类,都很得刘志的欣赏。

仔细想想,胡广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也确实很适合当这个翰林苑主编,难怪梁不疑明知难脱勾结之嫌,也要跑到他面前来举荐了。

目前的翰林苑,主要任务就是整理编撰书籍,日后刘志希望能让翰林苑在科考中发挥作用。

再就是帮皇帝起草诏书,涉及到专业知识的时候,担任参谋的角色。

“臣……想推荐的是胡广。”

梁不疑终于鼓起勇气说了出来,一脸忐忑不安地看着他。

之前他已经私底下同自己的属官商量过,结果大家异口同声地让他千万别提。

但梁不疑看起来懦弱,在某些方面却是一根筋,还是没听下属的劝告。

“胡广啊我知道了,会考虑的。”

刘志点点头,脸上神情淡然


相关章节: 第二百零四章聚会第二百零五章选择第二百零六章理直气壮第二百零七章警觉第二百零八章整合推广第二百一十章大考在即第二百一十一章愿闻其详第二百一十二章文无第1第二百一十三章挖坑第二百一十四章匪夷所思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