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不破不立

第二百四十九章不破不立


推荐阅读: 我的师傅每到大限才突破凌天剑神斗罗之永恒之火沐云清李怀瑾倾世独宠:娘娘又出宫了沐云清李怀瑾圣人何求南朝枭雄传租界往事冰岛崛起重生南朝当土豪最牛抗战发烧友我在地下交通站里当贾贵

可这个土地政策不好改啊,一个弄不好,就是颗臭雷,该炸的没炸着,还糊了自己一脸翔。



民以食为天,食从哪里来



在古代人民的心中,唯有土地才是生存的根本。



同样的,无论多富裕,唯有土地才是衡量世家规模的标准。



所谓家财万贯,良田千顷,就是个理想的中流家族标准。



因此他们都把土地看成安身立命的根本,谁动了,他就跟谁急。



胆小怕事的百姓们,没有了土地,一样能拿起镰刀锄头来造反,世家也是一样。



真把整个阶层给得罪了,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土地问题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解决,只能说是轻与重的问题。



在目前的环境下,土地兼并问题已经成了社会一大毒瘤,由此产生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如果无法有效缓解,那他做多少改革都是一场空,如浮沙聚塔,根基不牢。



可要怎么样既不彻底激怒世家阶层,又能有效的进行土地改革呢这其中的度该如何掌握



这段时间刘志咨询了大量朝中官员的意见,现在朝中的新锐派十分活跃,大部分人都赞成改革。



而他们本身就代表了世家,所以他们的意见更具有建设性。



最后还是新晋泰山郡守陈寔的一封上书,让他茅塞顿开。



自从去年年底,陈寔高中科举魁首之后,便被刘志派到泰山郡任县令,那里曾经是贼首公孙举的老巢,也是整个青州被破坏的最严重的地方。



陈寔家境贫寒,是朝中极为罕见的黔首出身,当时许多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但刘志却认为,越是被破坏得厉害的地方,机会与风险并存。



不破不立,能否做出成绩,就看各人的本事了,何况青州郡守李膺也是个爱民如子之辈。



有这样的上官做后盾,如果陈寔还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那只能说其人能力平庸,他刘志看走了眼。



幸好陈寔不负所望,他雷厉风行,配合巡查御史,大刀阔斧地整顿当地吏治。



将那些平时贪婪无耻,鱼肉乡里的地方官吏,都狠狠地捋了一遍。



又趁着官府和土豪的土地文书都被匪徒烧毁了,重新勘察和分配了土地。



由于当地百姓在兵灾中死亡较多,清查出来的多余土地,足够分配。



朝廷又下诏免了灾区的赋税,还为百姓发放了赈济灾粮,且由官府出面借给他们种子,并可由劳役抵消。



李膺号召全郡大修水利,所出劳役数量由家中实际田亩多寡决定,政府只管吃。



如果是多出来的劳役,可付给一定数量的工钱,但不付现钱,登记在册之后,将来可抵用赋税。



就这样,青州的水利建设,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成绩斐然,成为其他州竞相效仿的对象。



除此之外,民生恢复效果也不错,天可怜见,青州今年风调雨顺,秋粮大丰收,极大地缓解了当地财政。



而陈寔所在的县,也是各方面成绩最突出的地方,李膺对他十分赞赏,特别上书皇帝,要求给予他嘉奖。



后来刘志将李膺晋升为青州牧,而陈寔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泰山郡守,其升官的速度之快,让人眼红。



但人家的政绩明晃晃地摆在那里,即使眼红也无话可说,刘志对青州进行了通报表扬,要求各州郡向此看齐。



此举大大激发了各地方官的勤政热情,当然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老百姓。



而是为了能够做出政绩,升官发财。



可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能达到刘志预定的要求就行了。



虽然他现在开始在各级学堂大搞忠君爱国教育,但也不妨碍大家为自己考虑考虑不是。



谁还不是个红尘俗人呢,必要的物资奖励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关章节: 第二百四十四章帝王之怒第二百四十五章不2之臣第二百四十六章就是他了第二百四十七章知己知彼第二百四十八章9品18制第二百五十章大汉国师第二百五十一章土地改革第二百五十二章惊天霹雳第二百五十三章恕臣直言第二百五十四章无所不用其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