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唐残 第190章 潮动8

第190章 潮动8


推荐阅读: 逆转笑傲之我是田伯光大顺第一谋士江户旅人启明大唐祖孙三代都是皇帝我在三国做昏君全职高手之寰宇时代穿越火线之幽灵狂袭率土之英雄众横解谜与双马尾中路代练不送包赢我在古代打副本

事实上,与这些向城里涌来的人相反,潭州城里也有不少人忙着出城;他们大都是穷苦人的出身,多数是小商小贩、挑夫苦力或是为生计奔忙的过路行旅;还有一部分则是所谓的“亡命之徒”。家无隔夜粮而只能靠做一条混一天户口的他们,差不多都是被突然涌入的避难人流,造成的物价腾贵所逆向淘汰出来的结果。

所以虽然官府一直在宣传着草贼是如何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的妖魔附身,但也拦不住他们之中丝丝相传的密密流言比如根据南边传过来的歌子、土谣,这些“剧盗”“草贼”非但不吃人,还给人分粮分盐吃呢。

虽然又有说吃了他们的“天补平均”粮,就会中了他们的术法而不得不跟他们走,而被支使去填壕塞城,这听起来还是相当怕人的;但是正所谓这年头的俗话所说的,“千死难当,一饥难忍”。与其在城中慢慢的饿死或是忍受不住吊死,还不如出城博一线机会;或许还有个做吃饱了再死的饱死鬼可能性呢。

所以这些人也都是乘着城门口正挤那会拼命地往外跑,而守门的郎官卫士们也正忙着向涌进来的人收钱,也没多余的工夫去盘问他们;因此等到了义军先头抵达之后,很容易就从中得到了关于潭州城的相关消息了。

随后在短暂对峙时间里,一些来自义军的歌子,也开始乘机在城中大街小巷流传和乱唱起来。

“迎黄王,盼黄王,黄王来了不纳粮。。”

“朝登堂,暮登床,豪门大户抢你娘……”

“吃他娘,传他娘,打开城门迎黄王。。吃饱穿暖好人间。。”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黄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不担差、不纳粮,吃着不尽有黄王。”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黄王,黄王来时不纳粮”

“黄王下江陵,积欠都清平;黄王取襄阳,人人吃猪羊。。“

而这一切都源自数月之前。作为当初为了取信于黄巢的前提和第一个任务,周淮安需要为义军制定一个合适的口号,以代表最基本的行事风格和理念。

这个对他来说也实在太简单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此起彼伏死不旋踵,来反抗暴政和社会不公的无数农民起义,及其相关的口号还会少到哪里去么。

从最初“三代之治”夏人的“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到秦朝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汉末三国的黄巾军起义“苍天已死,岁在甲子。”

再到隋末把国家玩垮掉的二世祖,被无脑吹出来心怀大抱负的千古一帝隋炀帝,所统治出来的无向辽东浪死歌;或又是内残外忍的幸福指数被吹上天的大宋朝,王小波、李顺起义的“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钟相杨幺起义的“等贵贱、均贫富”;一路过来简直是不要太多。

不要比较应景的就需要仔细选择了;像是这次唐末黄巢起义的口号,光是“天补均平”“为民求活”之类的还是太粗糙简单了一些,比如这个天下的平均怎么补,由谁来补平均,都没有明确指出来,而给了人太多的脑补的空间;

所以,要更加的贴合实际更加直白易懂,可以对底层人民切身有所触动的话;最好的选择和参照对象,无疑就是山寨后世的明代,因为恶政失业不愿意饿死在家里而走上聚众武装上访之路,最终把皇帝都被逼得在景山上吊的第一人闯王的路数了。

于是就有了“迎黄王,盼黄王,黄王来了不纳粮。”在内的这一系列方便传唱和易懂的歌子和哩谣了。

而在对内的口号上,周淮安则主要是这样对那些讲习所的生员们宣称的。

“前有汤武革命,今昔有黄王的冲天革命。。此乃应运而生的天数,也是我入世的基本因由。。”

“我们就是革掉这腐朽败坏的大唐命数,改天换地成新朝的鼎柞。。”

因此,如今在这潭州长沙城外的岳麓山上,依旧可言听到来自山下大营当中的隐约歌声徐行。

而在被砍伐一空


相关章节: 第185章 潮动三第186章 潮动四第187章 潮动五第189章 潮动七第188章 潮动六(前面发错了没法改,这才是一百八十…第191章 云翻第192章 云翻二第193章 云翻三第194章 云翻四第195章 云翻五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