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山崛起 第二十四章 芯片联盟和产业分工?先看短板

第二十四章 芯片联盟和产业分工?先看短板


推荐阅读: 地狱在我身后调教诸天万界斗罗之满级就下山在完美生而为皇流浪者公会青春正逝生活系女装神豪佳人轻抚琴活在影视诸天秘境副本降临仙侠广陵仙家国师大忽悠

“现在产业园区的发展迅速,可实际上资金投入的力度和质量还不够高,不能否认资本的趋利避害性,可我认为这种现象说明芯片产业的投资回报比较慢,而且回报小,远远不如房地产和互联网的投资回报高,而且存在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在于芯片企业的模式都几乎照搬国外的成熟产业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架构设计,都用的是国外那一套,我们并没有自己的体系,我在这几天调研的时候发现,很多企业几乎就是一个中国版的外国公司,还有不少企业有外籍高管参与管理,在芯片产业奋起直追的时代,这种模式让我联想起洋务运动时期的一些影子,试想在韩国和日本的芯片产业,都是由本国担任高层管理,自己设计企业架构……”

产业司的包处长的分析引得大家小声讨论起来。

一轮新的评论又快速的在这篇文章的评论区像是弹幕一样的发了出来,高旗一边记录,一边查看图表,突然有一种眩晕感,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为什么芯片的发展会遇到这么多的问题为什么感觉举步维艰,所有关键环节似乎都不在掌控之中,对于在坐的同事提出的各种新颖、犀利的关键,高旗看得是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他渐渐开始感觉到莫衷一是,他们说的既是对的,也不全对。

要说芯片产业,国家的重视程度是战略级的,这是一个国家是否是科技强国的脊梁,可是在技术保护面前,挺起这根脊梁显得很困难,他突然觉得自己的渺小,突然感觉这些远大而宏观的事物和自己卑微和渺小的身份和能力不搭配,他突然觉得语塞,刚才还在材料分析的评论区发了不少的观点,现在,恍惚间,他就连自己的想法,都快要说不下去了。

他想到的是代工模式谋求技术进步的路子,韩国的三星,台湾省的台积电都走的是这个路子,他认为在芯片这个尖端产业开展代工,积累技术,稳步前进,或许更为现实一些,因为这种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巨大,回报慢,倒不如先易后难,从最基础的加工上积累技术,可这也面临一个问题,这种尖端产业对于技术技工和工程师的需求量巨大,说到底还是人才不够,分工不明确,对于技术技工的社会尊重不够,薪资待遇无法让技工安心在这个推进缓慢的产业。

如果在代工这个低端产业链上长期无法积累技术取得突破,那就会形成恶性循环,高旗想到更长远的民生问题,他甚至认为现在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脱贫攻坚和这芯片产业发展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脱贫攻坚任务得以完成,那对于人口教育水平、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这将会助推中国的产业升级,高旗一直认为上学时候一直在提的产业升级就是人的思维、素质的升级。

“高旗不管,现在就只有一个人没有发表观点了,怎么回事”钟司长突然发问。

这时候本来大家都在看着平板电脑,都被钟司长的话吸引的抬起头,并且把目光都投向了高旗。

高旗的脸刷的一下红了,尴尬的说“不好意思啊,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我一直在看各位精彩的观点和评论,我感觉我自己的观点和各位的比起来还不够成熟,而且有重叠的地方,我想还是在研究和改进一下,再分享出来吧。”

钟司长罕见的皱了皱眉,说道“这是什么回答这是工作任务,必须提出来,无论你的观点正确与否,都要踊跃发言,部委里的风格就是,不要怕说错话,你不要怕说错什么。你看和你同期的周筱雨同志提出来的关于芯片产业的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就是一个好的东西。高旗,你之前不是点子多,怎么现在却沉默了”

“钟司长,我……我之前想过现在芯片产业的合作和分工还是不够明确,没有形成典型的分工机制,各家芯片产业相关公司甚至存在竞争关系,我认为一家公司想兼顾芯片的研发、设计、制造,这显然是不科学的,纵观世界芯片强国,仅有几家能够做到,这是几十年的积淀和无数人力物力和大量财力投入的结果我们现在正在奋起直追


相关章节: 第一十九章 虽然很努力,但是还不够第二十章 自信是强大的第1步第二十一章 发展模式哪家强?第二十二章 赛博朋克之梦第二十三章 赛博朋克式的无声会议第二十五章 相互挂钩?第二十六章 硬抗也要拉起来第二十六章 硬扛也要拉起来第二十七章 排队等吃饭第二十八章 短板最终决定盛水高度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