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魏春 第十二章 杞人忧天

第十二章 杞人忧天


推荐阅读: 冠冕唐皇我不可能是球星我是双开大佬万界之最强吕布我用科学解释怪力乱神漫威中的猎魔人民国异案录失去流量的男孩从扫地僧到佛门世尊二次元之圣杯特殊战我的第一公会宇露均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a>

看李承志在那里傻笑,李松心里纳闷,轻声提醒着:“郎君,郎君?”

“说!”李承志敛了敛神。

李松看着那些正在忙碌的仆妇和乡民:“不知仆这样安排,是否妥当?”

“基本也就这样了!”

李承志嘴里应着,四处瞅了瞅,又指了指正往庄墙下搬锅垒灶,准备烧雪化水的乡民:“垒完墙之后,那些锅灶不要撤……真要有乱民敢攻来,就烧雪化水,拿坛装运到墙上,照头给他浇下去……”

李松惊的心里狂跳。

如此冷的天,还是在野外,若是被浇上一身水,九成九会被冻死。

而且还是如此的简单,可以就地取材,还用之不尽,比什么滚石擂木,金汁火油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李松看着李承志,就像是在看神仙:“这……这也应该是神仙所授吧?”李松小声问道。

“授你个头?”

李承志翻着白眼,把书砸给了李松:“白纸黑字写着,你看不到?”

没错,是写了,但就“天寒,以水灌之”这几个字。

可郎君你呢?

又是锯冰垒城,又是浇水固墙,又是墙下泼水成冰,现在又来了个拿水浇敌,别说滚石擂木,金汁火油,连箭支都省了……

而且根本不需壮丁,派两个稚童上去,都能守住好长一截……

这真是郎君凭着书上这几个字,就想出来的?

李承志哪知道他在想什么,小声警告道:“待会将这书送给胡保宗,日后他要问起浇水退敌的法子,你就说是你想出来的……别人问也一样……”

“为何要瞒着?”李松想不通,“仆一介家仆,要这名声又无大用?”

他还以为李承志在抬举他。

“你也不怕犯忌讳?”李承志瞪眼骂道,“若传出去,真被人误以为你家郎君我是受仙人托梦,才聪明过来的,难保不会被当成妖人……万一被抓起来,一把火烧了怎么办?”

李松比他还惊奇:“郎君为何会有如此想法?这世人供神还来不及……哦,郎君应该是忘了,这朝廷和民间,对这神仙鬼怪之事有多敬慕,要不然怎么对这些和尚如此优容?”

像是降下了一道惊雷,将李承志劈成了雕塑,他呆呆的站了那里,竟连呼吸都好像忘了。

真是哔了……

亏自己还在这里沾沾自喜,觉的古人思维僵化,明明只隔着一层窗户纸的事,却死活捅不破。

闹了半天,自己可能才是最蠢的那一个……

这北魏何止是信鬼神,都信的快魔障了!

这里修石窟,那里造大佛,竟然能屹立一千多年还完好无损,可见心诚到了何种程度。

还有这道官和僧官,特另是僧官……

从夏朝数到民国,第一次见有朝代为了礼佛,专门给和尚巧立明目封官的……

这可不是其它朝代那些象征性的官,而是来真的:各级地方的僧户,全是由各地方的玄都寺在管理,任何官府都没有插手权。

举个例子:如果和尚当街杀了平民,当地官府无权管辖,必须要交给当地玄都寺审理……

再举个例子:现阶段全大魏有民五百多万户,土地两千万顷出头,但其中僧户就有近两百万户,寺庙占地八百多万顷,都已超出了全国的三分之一。

而且这三分之一的人和地,不向朝廷交纳半粒粟的税,全部交给寺庙……

遍观中国上下数千年,再没有哪一朝发生过这种景象……

这些也并非是李承志凭着记忆想像出来的,而是当今皇帝的叔祖父,时任民部和度支尚书的元澄,令各级地方政府详实统计出来的。

等他统计好数据,上书给皇帝,并坦言了其中的厉害,而皇帝不但没重视,反而斥责元澄亵渎神佛,命他在佛像前跪了一夜,并“博颊百次”。

并命尚书省,把惩罚元澄的原由做成邸报,抄送到了各州、郡、县,以示惩戒……

李承志在李始贤的书房里看到这份邸报时,都惊呆了。



相关章节: 第七章 捅了一千多年才捅穿的窗户纸第八章 形势危急第九章 逃第十章 一群蠢货第十一章 出处第十三章 车到山前必有路第十四章 脑子是个好东西第十五章 独轮车第十六章 乱起第十七章 练兵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