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魏春 第六十七章 匈奴不缺铁

第六十七章 匈奴不缺铁


推荐阅读: 冠冕唐皇我不可能是球星我是双开大佬万界之最强吕布我用科学解释怪力乱神漫威中的猎魔人民国异案录失去流量的男孩从扫地僧到佛门世尊二次元之圣杯特殊战我的第一公会宇露均沾

李承志果真要让胡保宗还钱?
借口罢了。
他要的,只是一层具有官方名义的遮羞布。
有胡保宗出面,就算事后朝廷发现李家竟然有这么多甲,这么多马,李家也有辩驳的理由:为助泾州官府平定民乱。
还真不是胡乱找理由。
李承志一直都没忘,他与胡保宗第一次见面时,胡保宗是来干嘛的:奉刺史胡始昌之命,令士族门阀各起兵丁,解泾州之围!
如果朝廷还要追着不放,李承志将甲和马退回去一些也不是不行。
当然,花出去的四千斤彩铜,朝廷肯定要一分不少的还回来……
胡保宗的脑速没这么快,暂时没想到这么深,他只以为,李承志是被逼无奈,不得不考虑即将要面临的困境:缺粮少兵!
他也不得不佩服李承志的魄力:换做是他,要动用如此大的一笔财力,来做一件可能对宗族并无多大好处的事情,肯定是考虑考虑再考虑……
以李家的家底,这么多钱,不吃不喝也得累积十年,就这么被李承志一把给祸祸了?
“上万斤金啊?”胡保宗隐隐有些担心,“不知怀德公(李始贤)知悉后,能否释怀?”
“这不有朝廷兜底么?”李承志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
还“能否释怀?”
看看李松知道自己真的能在一天时间就锻出三十副札甲时的感慨:真是天佑李家……
他不但想将李家这三百多兵从头武装到尾,甚至连宋家那四百丁卒的主意也想打。
李承志没敢深问,但大致能猜的出来:从李其、李始贤因败获罪,被贬为庶民起,李家上下等这一天,怕是等了快十年了。
不然李松一介家臣,哪来这么大的胆子,敢天天念叨“李氏当兴”?
更何况,这钱就跟从天下掉下来的一样,李始贤有什么不能释怀的?
胡保宗想破脑破也想不到,李承志的胆大包天,敢把昭玄寺的佛像全给熔了。
听李承志说让朝廷兜底,他还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放心,史君不是昏庸之人,自然不会亏待你家……”
“但愿吧!”李承志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又问道,“即已说定,那你就好好想一想,这粮食、马匹、铁料,都应该去哪里换,我也好早些让李松予你备车,备人……就是不知你这伤能不能挺的住?”
“其实我已大好,便是骑马也无妨碍……”说了半句,胡保宗又顿了顿,“算了,还是备车吧,就去高平镇,左右也无多远……”
李承志暗松一口气。
李松果然没料错,胡保宗选的还真是高平镇。
只因离泾州最近……
现在的高平镇,便是后世的宁夏固原,离泾州才两百里。
也是十多年后,导致北魏由盛转衰的六镇起义中的一镇。
副镇将叫陆恭,出自鲜卑八大贵族的步六孤,娶的是武始候胡国珍的嫡妹,也就是胡保宗的族姨。
他虽是副职,但主将阎提只出自鲜卑小部落,所以对他甚是笼络,二人早已沆瀣一气。
至于这二人敢不敢卖这么多的铁与马给胡保宗?
李承志表示呵呵呵……
别说才是价值上万斤铜的马与铁料,你拉十万斤铜去试试?
大魏边镇早已糜烂至极,就没有他们不敢贩运的东西,而且做生意的对象还是这些边镇需要防范的死敌:匈奴,也就是柔然人。
而这些边镇将领这般胆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元魏朝廷的锅:大魏立国至今一百二十余年,前一百年,从上到下的官员竟然是没有俸禄?
谁敢信?
李松告诉他,刚开始的时候是抢,抢敌人的,也抢老百姓的。
后来不让抢了,那就只能贪,可着劲的压榨。与之相比,这些自行组织商队和柔然、和南朝通商的,简直是清官中的清官。
直到先皇,也就是孝文帝上位,鲜卑实行汉化改革,开始给官员发放俸禄后,这种与资敌没什么区别的商业活动才消停了一些。
但等当今天子继位,和南朝打了几次败仗,特别是几乎耗尽元魏数代积累的钟离之战后,朝廷又拿不出钱来了。


相关章节: 第六十二章 试甲(二)第六十三章 熔铜第六十四章 良机第六十五章 无耻第六十六章 套路第六十八章 基本安定第六十九章 金鼓旌旗第七十章 惊雷第七十一章 天罚第七十二章 多事之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