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魏春 第六百零三章

第六百零三章


推荐阅读: 冠冕唐皇我不可能是球星我是双开大佬万界之最强吕布我用科学解释怪力乱神漫威中的猎魔人民国异案录失去流量的男孩从扫地僧到佛门世尊二次元之圣杯特殊战我的第一公会宇露均沾

一根接一根的炮铳被兵卒自驽马、驴骡背上卸下。
每根长有两尺余,口径近两寸,壁厚约两分。净重才只有四十斤,既便是驮力最弱的母驴,每头也能驮带两根。若畜力不足,兵卒也能扛着走。
炮头部分加有铁箍连着八字支脚。脚底带有铁绊,中空如环,各用一根两到三尺的铁钉穿过,而后砸进地面,用来稳固炮身。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虎蹲炮,发明于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就是用此物抵御倭寇,成就戚家军赫赫威名。
李承志整整提前了一千年,让其在南北朝面世。
火药是纸包定装,每发一炮填装三两。弹丸则五花八门:有甲厂炼钢煅甲之后的废铁砂,也有铜厂烧炼铜矿石后无处所用的铅锡制所在细丸,更有出自弱水的细石。
最后一种最为方便:于夏日予河中浅处立两道铁筛。挖出河沙先过粗筛,后过细筛,就能选出大小如黄豆般的石粒。只两三个兵卒,每日就可筛出上万枚。
李亮此次出兵足足征用车驾五千余,除供兵卒换乘、装运粮草外,足有一千余车全为此物与火药。
若是还不够,随便找一条河谷筛些碎石,更或是砸碎大石就能充当弹丸。
炮铳也足足带了千余蹲,专事侍弄火器的炮卒则带了一府(三营),由此便知李承志的决心……
罗鉴自然是认不得此物。
之前观望一阵,不见敌军前阵架立炮车,他还暗暗松一口气。便是见兵卒搬出一根根形如石柱物事,抡着铁锤叮叮咚咚的地中砸的时候,他依旧是好奇胜过警惕。
但再见敌方中阵步卒、两翼甲骑皆是开弓引弦,虎视眈眈之时,他才后知后觉:这是在防备己方甲骑冲阵,更在为那些往地中砸钉的兵卒争取时间。
到此时,他才悚然一惊:此时之情形,与月前与那李丰对阵之际,西海前阵之步卒架立炮车时的情景何其相像?
难不成,此物也如炮车一般,可将那“飞雷”抛出?
但怎么看,好似也只是一根铁柱而已……
暗暗猜忖,心中却隐隐生出一丝不详之感,罗鉴一声冷喝:“召回斥候,再令尉刚,准备出击!”
罗平应诺,跑兵卒往中阵挥旗,随即便听鸣金之声,镇军之斥候相继回阵。
西海塘骑也不追赶,而是自两翼绕回本阵。
不等队主下马,罗鉴急声问道:“敌军意欲何为?”
“末将也不知!”
“那敌军钉入地上的又是何物?”
“应是铁器,形如筒状,长约两尺余,粗有两寸,皆是斜立,似是绊马桩一般。但桩头却无尖刺……”
怎可能是绊马桩?
有这功夫,还不如以长枪为墙,立一座拒马阵。而那铁筒那般粗,远不如枪刺尖厉,且只有两尺余,还摆的那般稀疏,莫说阻马,便是三驾大车并作一道也畅行无阻。
再者自己又非眼瞎,明知敌军于阵前布了机关,又岂会蠢到正面冲阵?
而敌贼既然大费周折,将此物立于阵前,绝非无的放矢,必有奇用。
但问题是,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猜疑一阵,罗鉴猛吐一口气:如今变阵,已然是来不及了,只能先打过一场再看。
“知会尉刚,依计行事!”
话音落下,身后令兵一挥角旗,中阵“咚”的一声,传来一声鼓响。
千余半甲骑兵自左翼越出,冲向西海中阵。
李承志在军校授课时,已将冷兵器时代的阵形、战法讲的烂熟。屡次提过凡万人以上的大战,鲜有甫一照面就猝然决战的,大都是试探,试探,再试探。或是有六成以上的把握,或是已陷入绝地,不得不战之时才会发动。
根本无需李亮提醒,也不需阵前主将张信义下令,就连炮营甲府将军并麾下一众营将、旅帅也能看出,敌军这是探阵而来。
站于云楼上的府将军一声令喝,亲兵猛挥令旗,随即便见前阵步卒纷纷竖起了方盾,将炮兵罩于盾墙之后。
也是因为炮兵相对而言对灵活性的要求要高许多,是以只戴铁盔,只着半甲,故而如此。
而相应的,炮阵右翼的骑兵也动


相关章节: 第五九四章 军校第五九五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五九六章 中计了第五九七章 郎君还是那个郎君第五九八章 断尾求生第五九九章 不反也得反了第六百章 进退维谷第六百零一章 无名小卒第六百零二章 临战第635章 兵败如山倒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