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与谁同搏 第196章 教授生涯

第196章 教授生涯


推荐阅读: 不可名状的道主绝世唐门之熊猫武魂从火影开始的无限技能树琉璃斗罗开局签到神圣之躯原来我是隐世高人今生只为你着迷法硕历险记万万没想到我成了救世主总有不孝徒儿想放倒为师大佬宠妻不腻夏知星薄夜宸武唐春色

在求学和工作中,张智与大学里的教授一直不断地有着交集。

所以,他自认为,对大学教授的工作和生活是不陌生的。

他一直努力着把自己的事业平台转向高校,尽管是出于多种考虑,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他想进入高校,是他认为在他的专业发展上,一定可以拥有在曙光院无法获取的平台。

还是在曙光院的时候,有那么一个时期,他觉得自己非常的不得志,便时不时会跟朱墨提起对进入大学工作的向往。

“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来说,我觉得,最理想的大学教授工作就是四个字,顶天立地。”曾有一天,他满怀激情地对朱墨说,“大学里,面对的大多是学科前沿的学术难题,一旦有所突破,可以带来整个产业链的巨大变化,这就是顶天。这种产业链的变化,最终可以创造社会财富,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这就是立地”。

“不管是顶天,还是立地,都离不开另外四个字,脚踏实地。”朱墨在张智兴致正高的时候,给他泼冷水,“你看看你现在,横躺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连一般老百姓都不稀罕看的破电视剧,还顶天立地呢。”

那天,张智嘴里没再说什么,但心里却不服气地怼朱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然而,时至今日,从研究院里的一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大学里的教授,张智这才开始切身地体会到,他需要接受的改变,绝不仅仅是称谓上的。

在科研上,张智是那种长于实战型的。

他的师傅王院士曾这样向他强调科研一线工作的重要性“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有时往往就是世界的学术前沿课题,我们解决了问题,自然就提出了世界标准。”

大学毕业进入曙光院后,他之所以能够在同一时期分配进院的大学生中很快地脱颖而出,正是曙光院这样的以面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科研单位,为他了快速成长的沃土,让他得到了极其实用的科研思维训练和实际操作的机会,让他的科研天赋得以充分的展现。

那时的张智在王院士的悉心指导下,科研潜能被一点点充分地发掘了出来,参加工作没几年,就参与了国家“863计划”,以及从“八五”到“十五”科研攻关项目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多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的取得,一方面证实着他的科研实力,一方面也让他的事业发展有了多向发力的平台。

正是得益于他站上了这个平台,他才有了被海东市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海东理工大学成为一名教授的机会。

然而,就在他借助这个平台转向他为自己设计好的新的事业发展方向,刚一完成新的角色转换,他没有意识到,支撑他能力发挥的那个平台已经不复存在。

张智进入高校,正值国家大力提倡大学教授要参与本科教学。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海东理工大学制定了详细的教授参与本科教学计划和考核指标。

这对于从未从事过课堂教学的张智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种挑战既来自于外部,更来自于张智自身的认识。

尽管他了解大学里的教师每天都干些什么,而且他也清楚,只要上面的指挥棒不变,教师们就必定要围着论文转。论文就是成果。可是成果哪有那么容易取得,所以,很多论文不是抄来抄去,就是简单重复的跟风研究,既没有水平,也完全没有现实意义。

张智觉得,来到了大学里,他只想让自己还像在曙光院那样,申请课题,然后专心科研,不用去想写论文的事,也不用去想发表论文的事。

而大学也应该给像他这样的教授们宽松的环境,独立创新的平台,要尽量少地去用普通教师的标准去评估一个教授,不要过分地用指标给教授们压力,这样,才能真正地让他们在科研上有所建树。

张智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因为,他已经不必去考虑大学教师们最为关注的职称评审问题。


相关章节: 第191章 上市路径第192章 立足本土第193章 准备摊牌第194章 自食其果第195章 乱了阵脚第197章 自我摸索第198章 生活依旧第199章 接待父母第200章 职业理想第201章 漂泊之感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