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昆羽继圣 第 二百五十四 章 莫名官司

第 二百五十四 章 莫名官司


推荐阅读: 美漫虚空引擎警察惊惧制造商主神竟是我自己诸天之宗师凶猛那些突然消失的同学在浩瀚星空下武神血脉神豪从签到开始穿越之我变成了鹰盗墓之开局征服怒晴鸡在异界玩游戏的我是否搞错了什么神袛领主时代

且说忠尧一行到了渝州府衙门口,他走近一看,发现这府衙大门的中槛之上安有四个六方形的门簪,锁合着中槛和连楹,宛如四个大木销钉镶嵌在了门框之上。

门簪的正面精心雕刻,四枚分别饰以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花纹图案,象征一年四季富庶吉祥,图案间还有“天下太平”等字样。

这门簪历史悠久,早在汉时,便用于悬挂二尺竹牒。吕后和窦婴发生矛盾,吕后遂除去窦婴的门籍,使其不得入朝。汉代入朝有门籍规定,凡大臣出入宫门须堪验随身携带的符牌,将之与宫门上悬挂的二尺竹牒名单比对,若有不符,则禁止入内。

汉代至唐代,门簪多为方形,且只有两至三枚,后世不断增加形式,有圆形、六分形、八角形等等,不一而足,并且饰以花卉及雕刻图案,变得越来越精美。

其实,门簪还有个妇孺皆知的名字,称为“户对”,而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石墩或石鼓称之为“门当”,是以古人常用“门当户对”来区分门第高下。

而据说“衙门”又是由“牙门”谐音转化而来。古时各诸侯国之间战事频繁,每每取得胜利,将领素喜炫耀所俘获的猛兽爪牙。后来,军营中便以木头雕刻成大型兽牙作饰物,并在旗杆顶端饰以兽牙,将旌旗边缘裁剪为齿形,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杆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每逢出征,将士必至牙旗之下听令。安营扎寨之后,主将须在帐前竖牙旗以为军门,久而久之,军旅营门便被形象地称之为“牙门”。

及至南北朝时,牙门之意已经逐渐发生演变,更多代指官署之门了。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唐时,衙门一词开始广为流传,再以后,世人几乎只知“衙门”而不知有“牙门”了。

整个渝州府衙的建筑整齐有序、主次分明,严格按左文右武、左尊右卑的布局。府衙以中轴线主体建筑为中心,布局对称,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浑然一体。

中轴线上有大门、仪门、照壁、大堂、二堂、三堂、四堂、小院、后花园等主体建筑,其中的大堂是中心,内宅和其他房屋都散不四大堂的周围。东侧副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司理院、土地庙、东官厅、东花厅、林棠馆驿、学政试院、财神庙、厨院等;西侧副线上坐落着西官厅、西花厅、州院、当置司、左右厢房等西群房。

而衙署六部房则分别坐落在大堂东西,大堂东侧有吏房、户房、礼房、录事房,西侧布有兵房、刑房、工房及承发司、押司房、手分房雇募的差役等。因衙署以左东为尊,以右西为卑,所以知州知府在东,通判在西。

牢狱也是衙署不可或缺的部分,位于渝州府衙西南角,故称“南监”。此外,渝州府衙内还建有道观和魁星阁。

忠尧三人跟随一众衙役穿过大门,入了渝州府衙。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仪门。

仪门者,礼仪之门也,取周易正义一书“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是坐轿、骑马的起止点,也是典礼、庆贺、祭拜的重要场所。凡遇皇帝和皇后寿诞、元旦春节、冬至等重大节日,仪门之内张灯结彩,知州知府都必须提前率领僚属吏员,身着朝服、朝冠,于大堂依礼制行礼。

若逢科考,则自大堂始,扎上龙门,结成彩楼,直至仪门,仪门再向外搭上彩桥。

凡新官到任都须祭仪门,新官接印时先登仪门,行一跪三叩首礼。“护日月”典礼则按礼部的勘会通知,提前在仪门至大堂之间搭设花门彩棚,日食、月食那天在仪门内置金漆大鼓一面。倘遇忌辰,帝后、印官的父母丧日,仪门外则供设忌辰牌位。

仪门之后,有一照壁,过了照壁便是大堂。

照壁以青石砌成,壁垣顶凿饰斗拱、挑梁及圆筒青瓦,鸱chi尾衔壁脊,四角小翘,似如崇楼广厦。照壁正面南面正中书写“渝州府衙”四个大字,集书法家米芾墨迹而成,书体潇散奔放,颇具刚劲、雄快


相关章节: 第 二百四十九 章 取物暗语第 二百五十 章 油炸双人第 二百五十一 章 身遭构陷第 二百五十二 章 6大酷刑第 二百五十三 章 渝州府衙第 二百五十五 章 诱拐妾室第 二百五十六 章 推勘录问第 二百五十七 章 执法不公第 二百五十八 章 南监大牢第 二百五十九 章 游说换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