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昆羽继圣 第 五百七十 章 徐家2少

第 五百七十 章 徐家2少


推荐阅读: 美漫虚空引擎警察惊惧制造商主神竟是我自己诸天之宗师凶猛那些突然消失的同学在浩瀚星空下武神血脉神豪从签到开始穿越之我变成了鹰盗墓之开局征服怒晴鸡在异界玩游戏的我是否搞错了什么神袛领主时代

那徐家二少的确一大早就去了“和家净发社”。

他为什么舍近求远,要跑得那么远的净发社去呢

这倒不是兔子不吃窝边草,而是有原因的。原来,他有一次偶然路过那“和家净发社”,想起那日是个黄道吉日,一时兴起,便入内削发剃面。

等等,不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吗

没错,孔老夫子的话是这么说的。

但孔夫子的意思是身体的毛发、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不能轻易损伤和毁弃,此为孝道之始。所以,生而为人,应该爱护自己的皮肤和毛发,不要使之遭受无谓的伤害,可并不是说毛发不可以修剪。

否则,人人皆不修剪头发,任由它一直长下去,那岂不是成了长毛怪物这也太迂腐了吧

况且,还有些人毛发十分旺盛……

好啦,别看自己了,说的不是你,是某些胡须长得老快的男人。

若修剪不及时,满脸胡须、虬髯,吃起饭来多不方便

古人可不傻,不但不傻,还很臭美、要好看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是故毛发长了该修还得修,此所谓“削发剃面”是也。

那古人什么时候会削发呢如今日一般,随自己高兴,想起来就去剪吗

非也,非也。

古时,削发可是件大事儿,不能随随便便就去剪发,须待长发及腰,还得提前选个黄道吉日。

为什么到了长发及腰就要修剪呢

因为,过长的头发实在很难打理,洗头麻烦、晾干麻烦,并且若要精心编个发髻,也殊为不易。

剪下来的头发,还不能随意弃之不顾。为了表示对父母的尊敬,每次削发后,要仔细将毛发收藏起来,有的人甚至像黛玉葬花那样,会给这些剪下来的“毛发”找个好地方,郑重其事地挖个坑,把它埋好。

至于孩童,刚生下来要剃“胎发”的习俗从先秦时代便有了。

剃下的“胎发”一般由父母收藏起来,或者缝在孩子的枕头上,又或是缝入孩子穿的背心里面在,这种行为看似多此一举、毫无必要,却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可怜天下父母心,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快快乐乐、健康成长呢

而绝大多数的孩子在及笄或冠礼之前,也要剃头,留个什么双抓髻、“茶壶盖”之类的,看古代的一些人物画像就明白了。

那宋代用什么工具来理发呢

当然用的是剪刀。

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剪刀是西汉交股式铁剪,短柄长刃,双刃并行,制作方式是把一根铁条的两段锤成刀形,并将刃部打磨得十分锋利,然后将铁条弯成“s”形。从整体上来看,此类铁剪与现代的压剪十分相似。各地皆有出土,1934年陕西宝鸡西汉墓,1978年洛阳西汉古墓,西安、长沙及山东长岛等地都曾出土西汉时期的铁剪。

南北朝时,南朝梁的贵族子弟皆削发剃面,不过所使用的剪刀与汉时一脉相承,外形并无太大变化。

及至宋时,剪刀已经发展出了“支轴式”,形制已与今日使用之剪刀几乎一模一样了,后世在适用性、样式上不断改进,只是做得更加精致、小巧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理发”一词,最早是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si中提到的,“其比为栉”一句注疏中说明“栉,理发器也。”

宋代的理发店、剃头铺子其实是很繁荣的。理发匠不但有店铺,还有相应的行会组织,也就是团行,协助当时的官府进行管理。而这种理发行会延续了上千年,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不过,宋时这些店铺的名称叫“净发社”据宋代周密武林旧事社会所记载,临安有“净发社”。理发匠在宋代的叫法也与今日有所不同,谓之“镊工”。此外,理发匠还有个特殊的称呼,名曰“待诏”,即为“随时待命被召唤”之意。除了剪发和剃头外,理发匠也会做梳头的工作,所以也被称之为“篦bi头待诏”。

民间俗语有云“剃头挑子一头热”,意思就是剃头匠把剃头用具放


相关章节: 第 五百六十 章 天子识人第 五百六十一 章 委以重任第 五百六十二 章 只求字画第 五百六十三 章 雇凶杀人第 五百六十四 章 花生小官第 五百六十五 章 5日之限第 五百六十七 章 1条毒计第 五百六十七 章 1条毒计第 五百六十九 章 真假难辨第 五百六十九 章 真假难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