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明末第四天灾 附录:关于闯王宝藏的1些考据和猜测

附录:关于闯王宝藏的1些考据和猜测


推荐阅读: 从假面开始的诸天解锁无限天赋守望天涯之轻别离罗马共和国的法师海贼之祖安凯多从釜山行开始横推影视世界深夜扎纸店赛博朋克之大牛骇客我被圣女们绑架了武侠飞雷神某美漫的黑医这居然是末世

崇祯皇帝还找了些太监去清淤挖宝,不过收获也不多。

所以开封城肯定是没钱赚的,不过后来在陕西西安的秦王宫和陕西的太原,李自成都是赚了盆满体满。只是那个时候大顺军已经家大业大。军费开支已经成了一个甩不掉的重担。

李自成在陕西东渡黄河以来,可以说明军望风而降。而这些投降过来的明军,就是一张张吃饭的嘴。人家投降过来了,崇祯多年积欠的饷银不说补发一下吧,至少这个月的饷银现钱总不该亏欠了吧。

所以说我觉得这个时候李自成非但没攒下什么钱,恐怕还要花出去不少。一直到重头戏的来临,大顺军攻占北京。

所谓闯王宝藏的传说也就是来自这里了。

那么李自成在北京城弄到了多少钱呢,每个典籍上记载不一。

甲申纪事说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子一百五十万两。

甲申核真略说括各库银共三千七百万,金若干万

二素记事李自成括内库银九千几百万,金半

研究明末的历史专家顾诚老先生也认为这笔钱相当的庞大,他的考据是银子三千七百万,金子一百五十万两。

之后就是“追脏助饷”了,按照官员的级别,明码标价。拿不出这些钱就打,甚至打死。

甲申核真略给出了拷掠官员的具体价码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五万、三万科道五万吏部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署以千计

我想,按照常理来说。这种拷掠除了收黄金、白银等现钱外,其他一些珍贵首饰,古玩等应该是可以作价的。

当然,后来“追脏助饷”扩大化了,或者说太“公平”了,没有做到团结一切需要团结的力量,居然追脏助饷到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的身上。

导致了辽东吴三桂集团对大顺王朝的不信任,最后降而复叛,最后一片石顺军被辽东铁骑和清军的联合部队打出了惊天大逆转。

一片石之后,李自成带着他从北京拷掠而来的财物闯王宝藏一路西奔。而吴三桂和多铎在一片石战役后,没有进入北京城修整,而是被多尔衮指派,想在河北境内截留住李自成从北京获得的大量财宝。

那么吴三桂和多铎截留住闯王宝藏了吗当然没有

在河北境内,清军的一路追击,大顺军逃跑之余,一共打了两场阻击战。

第一场是在庆都打的河北望都县,这一仗是谷英谷可成殿后,打的绝户仗。最后谷英部队为了殿后,阻止清军的追击竟然全部战死沙场,谷英也在此役中阵亡。

谷英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是打开史料就可以看到,大顺军以军功封侯的不过寥寥十数人,蕲侯谷英在大顺军中的排位,应该是前十名的。也就是说可以稳稳进入大顺十大开国元帅的人物。

这样一个大人物居然就在这场阻击战中死掉了,虽然史书上的记载只是寥寥数个字,但此战之惨烈,也可想而知。

由于史料缺失,这个大顺军蕲侯究竟叫“谷英”还是叫“谷可成”,又或者叫“谷大成”。现在都是个谜了,暂且叫谷英吧

第二场阻击战是在真定打的,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石家庄正定这个地方。李自成亲自出战,据说还受了点轻伤。

然而这两场仗都没留住大顺军的主力,最后还是让大顺军逃了。

在保定府志卷十七有一段记载很有意思,“大内锦绮缠挂在树上,铸金为瓴甋抛置道右”

瓴甋就是瓶子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殿后的军队在逃跑的时候把绸缎挂在树上,把一些铸金的瓶子扔在道旁,来让追兵捡拾,以迟滞清军的追击速度。

那么从这句话中就能有两个结论。

第一个李自成从北京得来的宝藏里面确是不光是金银,还有一些“财宝”。比如这个“铸金为瓴甋”。你说我能不能理解成宣德炉一类的东西呢

第二个这些东西都是殿后的部队扔在地上的,那么最前面跑的主力部队,拿的宝贝肯定更多,也更好。

换一个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如果后面有人追杀


相关章节: 第19章 这位大侠是来学孟尝的吗?第20章 张小帆与鱼梁剑第21章 肝帝玩家永不认输第22章 闯王宝藏第23章 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第24章 叔,这人是要诈尸吧第25章 宇宙中缺失的七.一万四千二百八十五克质量第26章 《明末异闻录》一.零版制作企划第27章 紧急修正的一.一版补丁第28章 马世耀“光复”潼关城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