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明末英雄起南洋 第3章 正确认识

第3章 正确认识


推荐阅读: 鱼骨剑郡王府的小乞儿浮客楼风云:开局一颗七星丹假面骑士的万界旅行前夫有只白月光怕缠黎明弃子的不凡一生给魔尊送上一个桃子精[穿书]锦衣赴荆棘被徒弟二杀后[重生]

中的体现。

华人甲必丹苏鸣岗是华人领袖,源源不断从江南江西等地运来丝绸瓷器等产品。

瓷器、丝绸这种传统的优势产业,其实也是技术的优势。

有变色龙称号的林六哥,更是厉害,几乎垄断了宣纸在南洋的售卖。

大明的造纸产业,主要以青竹为原料,造出的纸张类型多样,既有精美超薄的宣纸,也有各种颜色的其他用纸,种类之丰富,价格之低廉,当时的欧洲难以想象。

造纸技术的发达,不光是中国纸张在外大幅走红,另外还有图书市场的火爆。

不光在大明国内,在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中国书籍的销售都异常火爆。

欧洲人来到之后,同样也大量的采买大明书籍。

据历史记载明朝崇祯十二年至崇祯十七年,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就收入大明书籍一千余本。给后来欧洲长久的中国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令李丹惊讶的还有佛山铁锅,竟也在南洋售卖的异常的好,也有不少直接被运往欧洲。

贩运佛山铁锅的杨官,每一次都能卖出上百口铁锅,而且铁锅价格也不便宜,差不多要将近10两白银,简直抢钱一般。

这背后,当然是佛山铁锅不仅仅是他们用的当地特有的红山泥,还得依靠当地工匠掌握的烘模技术。

仔细想想,大明的外贸商人根本不用担心什么东西好不好卖,他们只需将货品运出大明,就能为自己为大明换来白花花的西班牙银元。

就李丹以前世经验来看,这种技术优势带来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碾压他以前压根没有经历过。

想起前世他做生意的经验,他只能摇头苦笑。

谁知道时来运转,客户排队抢购的待遇,现在也轮到李丹头上,让他好半天眩晕才明白过来。

这时苏鸣岗严肃地开口道“李公子,还有个天大的好事告诉你。错过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林六哥在旁边喝着茶,听到苏鸣岗说其好事,也赶紧跟着劝道。

所以现在他们口里的“好事”,看来也是极端的重要,也许是他们今天愿意等半天的实际原因。

李丹看着他们严肃的神情,也不由得好奇地问道“到底是什么好事”

“荷兰人打算与你共同做这白砂糖,所有生产的白砂糖由他们运往欧洲。无论生产多少,他们都能买下。”苏鸣岗讲到这里,兴奋地拍着茶桌道,“李公子,这可是天大的赚钱机会啊”

李丹一愣,略一思索,然后缓缓说道“给荷兰人……合作,这个……这个……还是须从长计议。”

苏鸣岗瞪大眼睛,惊奇地看着李丹道“李公子,你这是为何荷兰人每年采买的白砂糖足足有将近十万担啊。可是有上百万两银子啊。我每年的丝绸生意,也赚不了怎么多啊。”

“白砂糖刚刚做出来,不必着急。”李丹说的很平常,他知道这个理由站不住脚。更主要的理由是他心里对于洋人的戒备之心。前世惨痛的教训已经告诉他,跟有些洋人合作,一定要千万小心。

他们可不是善男信女,而是一群吃人的财狼,没有准备,没有了解,就去合作,恐怕结果不但是想象中的赚到大钱,相反小命恐怕都会搭上。

前世的经历,他可不想再经历一次。

苏鸣岗觉得很奇怪,又劝说一阵,李丹一直不改口,他只有无奈地说道“如果惹到荷兰人不高兴,恐怕更麻烦啊。”

李丹知道,这个时候的荷兰人,也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各地也是伴随着当地无数血泪的。

惹到荷兰人不高兴,绝不会是一件什么好事。

尤其是现在的巴城,已经被荷兰人完全的控制之下。

可是越是如此,李丹更是警惕性高了十分,合作之事,更是不想谈。

李丹见他们三个似乎受了荷兰人重托一般,也将他们暂时放下,转身与其他华商洽谈。

所有的华商都得到李丹的承诺,白砂糖生产出来之后,他会尽量保证每一个华商都有白砂糖可


相关章节: 第33章 打算施威第1章 在南洋第2章 白砂糖第4章 不讲道理第5章 文明基点第6章 准备第7章 路上的日本人第8章 总督府第9章 不合作第10章 返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