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东晋谢安传 第24章 养虎遗患(上)

第24章 养虎遗患(上)


推荐阅读: 我和魔尊互相扒了小马甲正太有疾乔迪的魔法笔记喜欢你,实属不易[HP/授权翻译]失明Blindness不才药丸?!豪门爹妈哭着喊着让我回去无妄尘缘永恒昊阳我有一个仙灵空间国足的一个超级天才诡夜黎明

(袁宏)为《东征赋》,赋末列称过江诸名德,而独不载桓彝。(桓)温知之甚忿,而惮宏一时文宗,不欲令人显问。后游青山饮归,命宏同载,众为之惧。行数里,问宏云:“闻君作东征赋,多称先贤,何故不及家君?”宏答曰:“尊公称谓非下官敢专,既未遑启,不敢显之耳。”温疑不实,乃曰:“君欲为何辞?”宏即答云:“风鉴散朗,或搜或引,身虽可亡,道不可陨,宣城之节,信义为允也。”温泫然而止。

——《晋书·袁宏传·列传第六十二》

永和十一年,公元三五五年春,二月。

以襄阳流民郭斁为首的千余人忽然发难,虏获东晋堂邑内史刘仕,向依旧屯兵盱眙的姚襄请降,姚襄即吸收之充为部曲,其在盱眙的势力日益壮大。

风声传至建康,朝廷震恐。

司马昱下令以吏部尚书周闵为中军将军缘江备守,以防姚襄趁机渡江。

姚襄部众皆北来流民,见势以为非计,咸劝姚襄切勿流连江左,应当保存实力,立即北还,开拓大业。姚襄亦以为然,即从盱眙撤兵,率众北上,自称大将军、大单于,继而进攻外黄。

姚襄初战不利,为东晋边将所败,后收集散卒,再战,五月,姚襄率部曲打算再次攻打外黄,当时恰逢东晋冠军将军高季去世,姚襄于是得以顺利进军,成功占据了许昌。

到了七月,会稽王司马昱得到密报,称武陵王司马晞在府中大修器械,屯兵演武,或阴图谋反。

如此外患未除,又生内忧,让司马昱顿感泰山压顶。

自姚襄叛晋占据盱眙迄今为止已阅一年。姚襄用这一年的时间修整、壮大,直到现在才再次发难,而且并未南下威胁建康,而是北上占据了许昌。

许昌毕竟与盱眙不同,姚襄在盱眙,对建康来说是患在肘腋,他如今既去了许昌,且大有继进河东以图关右之势,就这一点,对于建康朝廷来说,算得是不幸中的万幸。

所以目前最叫司马昱烦心的,反倒是武陵王司马晞之事。

---------------------------------------------------------

武陵王司马晞乃晋元帝司马睿第四子,司马昱同父异母的兄弟,比司马昱年长四岁。

成帝司马衍临终前,司马晞曾与司马昱、中书监庾冰、中书令何充、尚书令诸葛恢并受顾命。

其后康帝即位,加司马晞为侍中,康帝之后,当今圣上司马聃继承大统,又转封司马晞为太宰,领镇军大将军。

太和初年,赐其羽葆鼓吹,特许司马晞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可谓极尽殊荣。

司马晞生无文才,唯好武事,颇为桓温所忌惮。司马昱早劝过这位四哥要低调收敛,以免落人口实,没想到越是提醒,他越是变本加厉。等这谣言真从别人口中传进耳朵,连司马昱都难分真假,看不清自己这王兄究竟是何居心。

先前殷浩一事,王彪之料事如神,一言即中,司马昱也曾不止一次的内疚、自责。

司马昱心道若自己那时没有犹豫不决,若能听取王彪之的意见果断阻止殷浩进军的话,朝中形势也不至变成如今这般,自己也不至于落得个如此被动的下场。

所以这次司马晞之事一出,司马昱第一个就想到去找王彪之商议对策。

王彪之如今已升任为太常,领崇德卫尉一职。

前些日子王彪之偶感风寒,又因公事缠身拖延了医治,随后病势竟一发不可收,整个人给病熬得瘦脱了形。

王彪之本就须发早白,看着显老,这么一病,整个人更是变得干瘦干瘦,活像一个耄耋的老头子。

好在司马昱得知王彪之的病情之后立即为他延请了宫中最好的太医去他府中为他诊治,太医几副猛药,妙手回春,如今王彪之的气色竟已恢复如常。

得了司马昱的召见,王彪之不敢怠慢,立即收拾行装坐马车赶到会稽王府。

王府之中此时秋意正浓,几颗粗壮的老银杏满树灿烂。

司马昱独坐在半敞的窗前发呆


相关章节: 第19章 方外司马(下)第20章 抗表伐秦第21章 扪虱议政(上)第22章 扪虱议政(下)第23章 冤家路窄第25章 养虎遗患(下)第26章 金城泣柳第27章 仁祖病笃第28章 丝竹之哀(上)第29章 丝竹之哀(中)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