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从项羽巅峰开始 第98章 崇祯元年

第98章 崇祯元年


推荐阅读: 吾演定天联盟第一绝活哥半壁诡城盖世夜尊灵州行道教鬼才以分之名美漫从抽卡海贼开始从秦时明月开始的无敌这对血族不太冷我是光明神天清锏

送去司礼监,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批。批完红的题本就会照发六部,等同于圣意。

皇帝将票拟之权交给内阁,将批红之权交于司礼监,目的是让他们相互牵制,自己则始终驾驭全局。

魏忠贤另一个实权职位是东厂提督,这个名头比司礼监秉笔还要响亮,他得势之时,内阁大学士大学士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在起草圣旨时,必用“朕与厂臣”为口吻,将皇帝与东厂提督并列,这是前所未有的事。

锦衣卫最早为朱元璋所设,前身是“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锦衣卫是世界上最早的特务机关,全权听命于皇帝,独立于三法司大理寺,刑部,御使台之外,依明太祖所设计,开始可能只是一个临时机构,只为了监控开国之初的那些功高盖主的勋臣。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觉得常设锦衣卫这种法外的特务机关确实不太合适,于是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

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用武力非法推翻了建文帝政权,在南京自行登基,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永乐皇帝。有明一代对永乐政权的合法性异议纷起。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时出现,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对新政权并不十分支持。而朱棣亦对朝廷大臣多不信任。

朱棣为了监察百官,先是恢复了锦衣卫制度,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同时又觉得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在朱棣起兵的过程中,一些宦官和和尚出过很大力如著名的郑和、道衍,所以在他心目中,还是觉得宦官比较可靠。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明成祖朱棣一反太祖不许重用宦官的禁令,决定内待为主导,设立一个“东缉事厂”即东厂。

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其官衔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

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职能上和锦衣卫有类同之处,但是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属于外臣。

而东厂首领是宦官,即内臣。总之东厂与锦衣卫一方是内臣,一方是外臣,皇帝有意让他们互相牵制,相互监督。

有意思的是东厂入内摆设有大幅岳飞画像,提醒东厂缇骑办案毋枉毋纵。

较之锦衣卫,东厂不仅在机构及人员配置上更加精干合理,而且在侦缉行动上制订了相当严密的制度。

每月初一东厂都要集中布置当月的侦缉工作,厂役在东厂内抽签决定所负责的地盘。东厂厂役的工作种类都有特殊的名称。例如监视朝中各部官员会审大狱及锦衣卫拷讯罪犯者名为“听记”,在各处地方官府访缉者名为“坐记”,还有某位官员有何举措,或某城门捕得要犯,胥吏记录上报东厂者名为“打事件”。

由于东厂的最高执事人员是皇帝身边的内待,东厂的权势很快就超过了锦衣卫,锦衣卫向皇帝报告要具疏上奏,东厂可口头直达;皇帝还赋予东厂督主以监督锦衣卫人员的权力。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在宦官权倾朝野的年代,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甚至要下跪叩头。

明宪宗成化年间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缉事厂。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但因为过于骄横跋扈,屡兴大狱,弄得举朝上下人心惶惶,仅成立5个月后就被撤销,明宪宗在位时又恢复西厂。明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西厂复开,刘瑾


相关章节: 第93章 南朝末路第94章 秦魏颍淮之战(一)第95章 秦魏颍淮之战(二)第96章 秦魏颍淮之战(三)第97章 新的开始第99章 大明炼气士第100章 炫铳第一百零一章 大明转口贸易第一百零二章 米脂及张献忠第一百零三章 5行定位张献忠死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