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看见美丽乡村 第20章 合影风雨凉桥(2)

第20章 合影风雨凉桥(2)


推荐阅读: 寒章凌城我真不想当领主那一年1977我在午夜开车封神之开局策反姜子牙猛鬼收容系统看我逆袭为王启明1158修尊传我有一座培育屋我在东京教驱魔王小七的人生

到到麻沙溪。我姓王,您们叫我小王或者王导就行了。首先我有三点请求或者说是注意事项要告知您们。

第一点,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我们在游玩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脚下的道理,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在拍摄照片、小视频、刷抖音等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周围的环境,要做到眼看六路,耳听八方。在湿滑、陡坡、梯步等地方,一定要观察通过。

第二点,保护环境,文明旅游。瓜子、果皮、纸屑等垃圾一定要丢放进垃圾桶里,不得踩踏花草,随意进入茶园采摘茶叶,不得攀树折技采花,不得在建筑物和树木上乱刻乱画。

第三点,遵守时间,服从引导。遵守时间,是保证我给你们完成引导讲解的重要保证,由于我们麻沙溪这里是开放型的景区,游客较多,容易走散。好在我们今天人数不多,只要跟着我也就行了。

小王讲完了三点注意事项,便介绍道

麻沙溪因小河两岸长满麻柳树和村庄内生长着一棵古树沙苞而得名。村庄位于州城西北角,一条省道擦村而过,距州城约五十余公里,村庄面积有两万余亩,住着三百余户村民,村民以羌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武陵山中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羌族村民聚居地。

麻沙溪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雄鹰山国家aaaa级景区重点打造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体验为一体的核心景点。定位为“中国中西部最后的香格里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重点打造“麻沙溪民俗风情体验区”。建设七公里羌族文化生态旅游带,生态茶园农业观光、水上漂流、羌族文化建筑、歌舞、工艺、饮食体验、公路自行车、登山、风光摄影等旅游项目。拥有羌寨茶海、观音山、老熊溪瀑布等多处自然景观,年均接待游客上十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上亿元。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重点抓好配套服务旅游设施建设,建成设施齐全的麻沙溪中心文化广场,完成麻沙溪寨门、雕楼、风雨凉桥、水车、羌族图案符号等一批羌族标志性建筑物的建设。

村庄里共有星级农家乐上百家,部分农家乐开设了吊脚楼民宿宾馆,可容纳近千名游客住“民宿”。年平均收入超过五十万元。

景区内安全、消防、救护设施、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齐备,有标准化的a级厕所十处,生产和生活废污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有大型停车厂一处,能安全停放大小车辆一千百余辆。现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善,能够为游客安全舒适的休闲旅游环境。

小王指着边上的茶园讲道

茶叶是麻沙溪的主导产业,年总收入在一千多万元,村庄里现有有机茶园一千五百多亩,人平茶叶面积达一亩以上,茶叶加工企业三家,产值总收入近两千万元,人均纯收入仅茶叶一项就达八千元以上。

这里是国家农业部批准的首个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建设基地,成片碧绿的茶园看起来象绿色的海洋,故又称之为“茶海”,勤劳善良的羌寨人通过种植茶叶,使当初贫困落后的麻沙溪变成了今天美丽富饶的世外桃源, u也就有了“羌寨茶海麻沙溪”之美称。

麻沙溪以茶海为特色的山谷田园景观,已经开通茶园观光小火车,常年有远近游客慕名而来。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中,村庄里实行了“三拆三改三建”。实施了麻沙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及小农水改造工程。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解决村庄的安全卫生饮水问题。修建户连路,修建沼气池,拆除废弃牛圈,改造猪圈,改造村民厨房,硬化民居院坝,建花坛绿化带,栽种桂花、桃花、李花,种植行道树。统一风格、统一标准、统一样式,实施特色民居改造。

行文听着导游小王的讲解,不禁联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晓溪,不知何时能够象麻沙溪这样

行文暗自觉得,今天自己来这里,算是来对了地方


相关章节: 第14章 亲水走廊(2)第15章 女儿城遐想(1)第16章 女儿城遐想(2)第17章 摔碗酒(1)第18章 摔碗酒(2)第19章 合影风雨凉桥(1)第21章 王大娘卖厥粑(1)第21章 王大娘卖蕨粑(1)第22章 王大娘卖蕨粑(2)第23章 不成熟的想法(1)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