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 第134章 寺院之行

第134章 寺院之行


推荐阅读: 涅槃大界囚魂冢从当爷爷开始玄世奇天从执掌十万亿神魔开始双螺旋纪元盖世群英诸天动漫之武极肥宅穿成仙尊心尖宠[穿书]生而为王[快穿]重修仙帝小无良我在仙界玩大富翁

楚元昭一行人启程前往大报恩寺的时候,林祁韩致姬明才急匆匆赶回来,打头的两人鬼机灵得很,唯恐楚元昭和他们算帐。

楚元昭冷哼了声,林祁若无其事的扭头,看韩致,韩致默默的看向姬明。

姬明满脸茫然...........看我干什么!

楚元昭啧了声,红日喷薄,午时初刻,转身上了马车。

林祁嘿嘿怪笑,拍了拍姬明的肩膀,笑着说:“干得好。”

韩致也拍了两下,三个小萝卜头有模有样,伸出大姆指。

姬明一头雾水..........刚刚发生了什么吗?

大报恩寺原为旧朝遗寺,后于战乱中损毁,元帝即位后,耗费数百万两白银,上万军役、民夫,花费十余年方建成,寺院整体金碧辉煌,光采夺目,犹以琉璃塔通体琉璃烧制,内外长明灯一百余盏,建成后,即为百寺之首。

这亦是元帝生平唯一被人诟病之处,曾遭御史弹劾,内阁不满,但花费银两并非出自国库与内库,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相传此寺乃元帝为其生母所建,报生恩,了亲缘之意,元帝的生母一直为宫中绝密,不为世人所知,天下人只知其养母孝康皇太后,因元帝夺嫡,与元帝反目,直至离世,亦不肯与元帝相见。

这中间有颇多内情,说复杂也不复杂,是楚元昭在手稿中发现的,由大燕开、国皇后兴起的记载手稿,如实叙写生平,以免后人妄加揣测,名曰写日记,每日一记,无事可写时,写个天气亦可,帝王多疑,写得少,后宫妃嫔,尤其是荣升太后,反而喜欢写些东西,也并不是全部,楚元昭看到的是太、祖皇后周皇后的一篇残稿,上面记载了元帝的身世,以及孝康太后的手稿全篇。

楚元昭发现后,还找了好一阵自个母亲的手稿,翻遍了景泉宫,却未找到。

报恩寺自建成后香火鼎盛,人烟络绎不绝,今日有高僧与道家真人辩经,来的人更多,远远望去,寺院外密密麻麻的人群,人头攒动,摩肩擦踵。

小石衍爬了趟山,想是累了,小脑袋一点一点的,犹如小鸡啄米,极为可爱,楚元昭把他放在锦榻上,盖了锦被,小家伙立时便睡了过去。

黛玉掀开软帐,隔着纱帘瞧了眼,小声说:“历史上数次僧道辩论,释家门下因更合帝王之意,屡占上风,如今我们的陛下,可是公平得很,此次大概会平手吧!”

“还没听人辩经呢?妹妹就未卜先知,果然聪慧,我倒觉得,他两家有什么可辩的,若真要较个高低,不如僧道结为同盟,试试儒家的深浅,那才叫胆识呢?”

楚元昭漫不经心的说。

黛玉微微一笑,摇头说:“正统岂可为敌,若为敌手,举世皆敌,只是,虽说正统,却也出身不正,不过是件工具,用时顺手便用了,四书五经原是顶顶好的书,却被所谓读书人误了,就像薛姐姐说的那样,他们不说人误书,偏说书误了人。”

楚元昭挑了挑眉,道:“薛家日渐没落,早不成气候,倒养出来个好女儿,有两分见识。”

黛玉点头,蹙了蹙眉,又说:“我见过的姊妹中,宝姐姐学识最为渊博,连杜姐姐也不如她,但宝姐姐诗书灵秀,却也被家世所局限,实在可惜,纵有青云志,亦无登云梯。”

楚元昭棒了杯热茶送上,笑眯眯的说:“我还要在你面前,端茶送水,低声下气,拱手听训,你想做什么,有做不成的。”

黛玉抿着嘴直笑,接过茶,却不喝,想了一会,才说:“我还没想好,回头再说吧。”

楚元昭翘了翘嘴角,打趣道:“我以为妹妹又要训我轻浮无状呢!”

黛玉似笑非笑,不理他这话茬,将茶送了回去,外面不知何时静了下来,马车停住,王全安低声回话,请主子们下车。

佛家重地,有一种独特而静谧的气质,入了寺院,令人不忍打破寺院的祥和。

连阿翡也变得沉稳了许多,杜纤牵着她,安静的站在一旁。

楚元昭牵着黛玉下了马车,大报恩寺并大慈恩的两位主持,高僧及道家掌教


相关章节: 第129章 后宫锁事第130章 莲开并蒂第131章 幻想臆想第132章 出游琐事第133章 庆幸有你第135章 东宫旧事第136章 朝中琐事第137章 无理取闹第138章 求而不得第139章 君臣同心

也许你还喜欢: 红楼之慈父红楼之不及的人生红楼之钟爱黛玉红楼之容候红楼之史家掉包枉为人子还是妄为人子红楼之林家为帝红楼之祥瑞降生红楼之子归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紫幽阁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百合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