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 第一百零八章 悍妇之名

第一百零八章 悍妇之名


推荐阅读: 涅槃大界囚魂冢从当爷爷开始玄世奇天从执掌十万亿神魔开始双螺旋纪元盖世群英诸天动漫之武极肥宅穿成仙尊心尖宠[穿书]生而为王[快穿]重修仙帝小无良我在仙界玩大富翁

曹丕说文人相轻,事实上这句话很失偏颇,旁的不说,就拿他爹曹孟德来说,作为建安文学的奠基者,一代枭雄开创伟业,饱受后人追捧,也没见两晋的文人,或承袭建安风骨的后人对其鄙夷,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曹孟德的武略成就了其才华,使后世豪言壮词者,皆显轻薄。

不止文人之间相轻,文武之间更是水火不相容,文官提起武将来,那叫一个鄙夷,说句莽夫还算赞誉,愣头青、迂夫、竖子,常有之例,毕竟如忠敏公文武双全的奇才,数百年才出了一位。

楚元昭一通狂喷,喷得方正这位兵部尚书无地自容,当朝请辞,依例,大臣之功勋,帝王少不得挽留几句,照旧例大臣再自谦几句,就势下坡,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待案件查明后,再依律问责。

然而,方尚书大概被楚元昭的喜怒不定,折腾出心理阴影了,执意请辞,帝王无奈,只得相允。

兵部尚书的位置空出来了,朝中大事,军国,军机要务尚在国事之前,可见其重要性,尚书之职,吏部议不了,须内阁众议,再请帝王定夺。

往年,兵部尚书除武将外不作他议,偶有文武双全者,任过兵部尚书的,也都做到首辅之职,足见兵部尚书之职的重要性。

但眼下,自昭阳长公主逝后,擅文韬武略的武将们,都被派到边关了,大好时机,文官清流一系蠢蠢欲动,让就会卖弄嘴皮子的文官,来任他们的顶头上司,武将一系怎能心服,双方争执不下。

便是连王子腾也叹了声,恰不逢时,若他先前未授五城兵马司之职,兵部尚书之职,亦有三分把握。

一连数日,三司查的兵部之案都有了点名目了,兵部尚书的人选,还是没定下来,党争是祸国之本,党争进入激烈的白热化,首当其冲的是皇权遭遇抨击。

眼下,自然也到不了那个地步,仅凭先祖们的丰功伟绩,纵是代代昏君,大楚也能苟延残喘百十年,只是苦的是百姓而已。

楚元昭不在乎皇权是否受到挑衅,他只是单纯嫌大臣们,吵来吵去的烦,不耐烦的说“文有文的理,武有武的论,就不会找个文武双全的吗”

百官用鄙夷中透着嫌弃的眼神,轻蔑的看了眼楚元昭,明黄的太子服,此刻对于热血上头的大臣们来说,已然成了摆设,还是个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也毫无震摄力的摆设。

楚元昭额角青筋若隐若隐,但他懒得和一帮愚夫争辩,径自看向内阁一帮人等。

宁首辅想了想,捋着胡须道“倒是有两个人,堪称文武双全,既带过兵,早年却是以科举晋身,只是,这人选吗”

争论不休的文臣武将们不知何时停了下来,都睁大了眼,还真有这样的人,瞎猫碰上死耗子,太子殿下不会是早想好了吧,难道天家父子相争,这都是太子殿下的安排。

自行脑补出一场天家父子相残相杀大戏的部分大臣,思绪已然涣散到不知何处去了。

宁首辅顿了顿,方道“一位宴小将军,当年以科举晋身,官至礼部侍郎,后其父病逝,回家丁忧,现任飞云关太守。”

听到的大臣们恍然,不约而同舒了口气,宴家,那就无须担忧,宴家世代镇守飞云关,一部尚书的位置,纵是空缺也轮不到宴家子弟。

此时又听宁首辅道“周家长子周衡臣,早年在西海颇有威名,后蒙孝烈皇后下嫁怀宁郡主,方弃武从文,现任江南布政司。”

周家,楚元昭有些印象,当年清算怀献王府时,林老夫人提过几句。

“政绩如何”楚元昭问,宁首辅未答,似有踌躇之色,吏部尚书道“历年考核,皆是上等。”

“那就他吧”楚元昭看都不看一眼义愤填膺的文臣武将,转身出了议政厅,徒留殿内长吁短叹,不绝于耳。

清宁宫,杨夙正在摆弄棋盘,这似乎是他一种思考的方式,随侍的宫人早习惯了,每当杨少傅沉思的时候,总是会拨弄棋子,一面想事情,一面自个和自个对弈,棋下完了,貌似想不通的事情,也能理通了,通透晶莹的云子


相关章节: 第一百零三章:贾敏第一百零四章 欢喜之因第一百零五章:贾敏第一百零六章 荣府之事第一百零七章:杜澜第一百零九章:贾敏第一百一十章 京中奇案第一百一十一章:楚景第一百一十二章 被迫而为第一百一十三章:贾敏

也许你还喜欢: 红楼之慈父红楼之不及的人生红楼之钟爱黛玉红楼之容候红楼之史家掉包枉为人子还是妄为人子红楼之林家为帝红楼之祥瑞降生红楼之子归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紫幽阁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百合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