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 第123章 流年如沙

第123章 流年如沙


推荐阅读: 涅槃大界囚魂冢从当爷爷开始玄世奇天从执掌十万亿神魔开始双螺旋纪元盖世群英诸天动漫之武极肥宅穿成仙尊心尖宠[穿书]生而为王[快穿]重修仙帝小无良我在仙界玩大富翁

内阁不满,百官政务繁忙,日理万机,一馈十起,朝堂上下众,废寝忘食,其个中辛劳无闲暇为外人道也。

饶是这般,尚有疏略之处,例如,南疆夷族屡遭天灾,数封急奏,恳请朝廷赈灾的折子,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过去,三月后,南疆反。

镇南巡抚司的急奏摆到内阁案前,西宁海水侵陆,城垂沦者半,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

东山地动,祁泰山鸣,数日不绝,人心惶惶,正逢蒲月,东山乃平原腹地,栗米之大省,人口众多,遭此天此,最严重的孟城,尸横残墟,城内城外,不闻人声,或满门满巷满城皆亡,或山野之村举族皆亡,天翻地动,旧山不知踪,村舍不见迹。

东山诸省的奏报传回京城时,朝野震动,京城人等,或有东山亲族者,或有故交亲朋在东山之地,皆涕泪悲泣,惶惑不安,夜不能寐。

宁首辅连夜入宫,他到时,朝中官员已来了大半,官员也是人,无论大小官员,谁没有一两个门亲故旧,况东山自古便是水文之乡,既无旱涝之忧,亦少天灾人祸,似乎上天分外眷念这处上古源地,此等大灾,无论在哪一朝,都是毁灭性的重击,这个时候官员们哪还有心思勾心斗角,琢磨自个的小心思,重中之重,是稳固江山,保住皇权。

历来天灾朝廷自有一套章程,各部连夜分派内务,且国库丰盈,赈灾所需花费,倒也算得上充足。

至于西宁沿海,历来海水倒灌,非人力所能枉,除了立时催促军民避入内陆,其它的,便是有心,亦无可奈何。

东山西海赈灾之事,刻不容缓,南疆战火频起,不过数日,已攻下川湖之地,大楚一时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四面楚歌,天下人心惶惶,新君得位不正,帝王失德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

川湖巡抚连上数十封兵败之折,与此同时,蛮夷蠢蠢欲动,兵部及内阁商议过后,议定由秦城漠北军兵分两路,一半防御蛮夷,一半会师川湖两军迎战南疆。

奏折交由御前,送回内阁时,只有一个简单的准字。

夜间,秋风乍起,吹来丝丝凉意,寂静的宁府,烛火明亮,不知何处传来更鸣,咚锵之声在静谧的夜晚,分外响亮,幽重庭院,也未能阻止它入耳。

宁老夫人由丫鬟们搀着,小厮正在廊檐下倚着庭柱昏昏欲睡,听到脚步声,一个激灵,见是老夫人,忙上前问安。

宁老夫人笑问:“老太爷还在忙着?”

小厮陪笑道:“已经催过两回了,太爷说看完紧要的事务便歇息。”一面说着,一面打开书房门,自有手脚伶俐的仆妇打帘子。

宁首辅抬头见是老妻,摞下手中奏章,走至小厅来,一国首辅的书房非同等闲,仆妇们自是不能进的,只有两个贴身大丫鬟,一位扶着老夫人,一位手中拎着食盒,也只服侍着宁老夫人落座,便退了出去。

宁老夫人落座笑道:“人老了,睡得浅,听说书房亮着灯,过来看看,国事是忙不完的,你也不是年轻人了,再如何忙碌,也该注意保养才对,我命人做了盅养身汤,里头搁了滇南姑太太家才送来的何首乌,说是足有数百年了,我瞧了,果然不凡,又请太医来府验过,不可多食,怕虚不受补,每次熬作汤时,只用指甲盖大小便足矣。”

宁首辅笑了笑,端起那盅汤,拂了拂杯盖,书房内的氛围不知何时多了几分冷凝。

汤要入腹之时,外间有人高声道:“首辅大人,陛下传诏。”

宁首辅放下盅碗,不待理衣冠正要出门,宁老夫人在旁劝道:“夫君,天深露寒,便是进宫,用了汤也不迟。”

长随捧来朝服,宁首辅回道:“无碍的,夜寒了,你早些歇息,人老了,脾胃弱,大半夜的入宫,想必有要事,喝了汤反撑不住。”

宁首辅的面色一如往常,临走之时还不忘叮嘱下人小心伺候,说完话,才随着宫内来人上了马车。

上了马车,宁首辅方察觉身上冷意涔涔,全身虚浮无力,他看向对面的中年人,五


相关章节: 第118章 收拢人心第119章 情不自禁第120章 楚文帝逝第121章 谋反牵扯第122章 登基锁事第124章 暮去朝至第125章 一意孤行第126章 水月镜花第127章 旧事成典第128章 清理朝堂

也许你还喜欢: 红楼之慈父红楼之不及的人生红楼之钟爱黛玉红楼之容候红楼之史家掉包枉为人子还是妄为人子红楼之林家为帝红楼之祥瑞降生红楼之子归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紫幽阁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百合红楼有仇不报枉为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