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七海扬明 章三七九 不同的殖民地

章三七九 不同的殖民地


推荐阅读: 了不起的大家主我的海克斯心脏逃大侠幕后大佬太谨慎科学家闯汉末千金律师星光闪耀王者归来(楚枫,穆晚晴)重生香江之金融帝国美食小饭店快穿:我只想种田嫁给短命世子后坐等数钱仙渔之路

说起来,帝国一直对海外的领土谈不上多么的上心,主要是这些领土对帝国来说没有那么多的渊源,也就是谈不上自古以来。
而谈的上自古以来的土地可就完全不同了,在帝国建立后,陆陆续续与邻国划定疆界,尤其是与安南国、缅甸划界,那是毫厘必争的,弄的那一段时间帝国境内的各类史书销量暴涨。
每当一段疆界划完,民间就开始翻找史书,看看是不是吃亏了,若是吃亏了,那是不依不饶的。
与西南划界不同,远疆区和西疆区的划界就稍微缓和一点,大部分百姓只是知道那是西域,是大汉、盛唐统治过的土地,具体统治的边界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若是细细一研究,发现本朝开拓已经完全超过历史了,因此多一块少一块也就无所谓了。
但对于边境问题,帝国民间仍然看的很重。
比如因为河中之地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及帝国境内的宽松的税收环境和一段时间放松的边境控制,让不少阿富汗山民和萨珊波斯人进入了边境线以里,有些时候,甚至两三年都没被发现,已经定居了,更多的则是其冬季来帝国境内过冬,或者越境放牧。
对于这些边境问题,帝国方面就看的很重了,因为这些边民是入侵了帝国的传统领土——西域,虽然历史上只有在盛唐时代,短暂的对河中之地和阿富汗山区进行过羁縻统治,但并不影响帝国百姓认为那是帝国的传统领土。
而再往西,在高加索山区划界、与乌克兰联邦和沙皇俄国划界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的历史因素了,完全考虑的就是地缘政治和战略态势,甚至军事因素更为突出一些。
与俄国边境就以乌拉尔山的山脊线为界,与哥萨克共和国的界限就是大高加索山的山脊线。
但在海外领地上,帝国方面,尤其是民间一直不那么上心,就比如这次益州平叛,假设在益州割据的不是日本人,而是当地的某个土著民族,或许这连个政治话题都不算。
在海外领地上,帝国民间一直秉持着能占就占,不占就算的态度。
所谓能占与不能占,并不是仅仅是国家实力,还有当地的具体情况。比如南非地区的向北开拓,为什么就以沙漠边缘、河流、大沼泽为界限呢,因为再往前,土著人口增加,解决起来成本很高,又不愿意与之融合,那索性就不占了。
在非洲,因为帝国的这个态度,先是葡萄牙人后是普鲁士,跟着占了不少便宜,毕竟这两个国家是以经营殖民地的心态来的。
而在美洲的海外领地,国民的态度就更为包容了,这主要是因为,帝国在美洲的殖民地有两种,一种是自由殖民地,一种是限制性领地。
所谓限制性领地在海外事务部之中称之为温带领地,包括了北美大陆和南美南纬二十度以南的区域,不仅是温带,也包括了亚热带、亚寒带、寒带。
这种殖民地是有诸多政策限制的,有些直接被纳入了帝国领土范围,再没有被纳入的地方,也不允许其余国家在领地内投资发展,对领地内的欧洲族裔,则尽可能的进行打压。
南美还好,真正在舆论风口浪尖的,其实是裕王北美封地。
原因很简单,对这些温带殖民地的政策限制,既伤害了当地的利益,也伤害了帝国资本家的利益。
尤其是最近这些年,随着棉花热潮的到来,更是如此。
现如今,帝国百姓已经清楚,裕王北美封地的亚热带部分,是一处非常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但因为政策限制,无法开发。因为帝国不允许外国资本和外国人进入这片土地。
而对资本家来说,这片肥沃之地的最好开发方式就是任凭帝国百姓开发,从非洲购入黑奴,种植棉花,然后向欧洲出售,甚至在当地形成一个纺织业中心。
但显然这不符合皇室对美洲的战略考量,说白了,李明勋和李君威这父子二人主导了帝国的海外政策,对北美最大的考量就是长远的政治考量,什么棉花经济,什么纺织业统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里不要再出现一个美国。
如果只是


相关章节: 章三七四 新课题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三七六 浪子营章三七七 招募章三七八 意义章三八零 行动方案章三八一 迪马利亚章三八二 一个屁章三八三 一种构想章三八四 朋友

也许你还喜欢: 明末海上帝国明末傻少爷穿越大明1620七海扬明团练大明123明末一把刀大明雄主不负大明不负卿大明海主七海扬明笔趣阁明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