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三百一十二章 赚钱嘛,不寒碜

第三百一十二章 赚钱嘛,不寒碜


推荐阅读: 我在修仙界当up主斗罗之别等我CD转好我不是械王每天都在升级打怪爆装备从钢七连开始崛起大秦,开局被始皇帝偷听心声碳变之唯我独法追杀作家修仙从种红薯开始从贫民窟走出的王者救世主的修炼手册从入门到入土霍格沃茨的德鲁伊大师

李宾言有些犹豫的说道:“陛下,商舶多有火炮的违禁之物,虽然入港之时,他们都遮掩了起来,但是臣知道那是什么,一些弓弩、火铳藏在船舱之中,臣有些疑虑,此事如何处置?”
朱祁钰面色变得严肃了起来,他郑重的问道:“李御史是如何处理的呢?”
李宾言知道这件事兹事体大,但他还是俯首说道:“未曾张弓,未曾填装火药等船舶,臣未曾查办,若是张弓入港,按倭寇处置。”
“大明海军军威不振,海贸多履险地,倭寇蛮横,南洋和西洋诸国,也不是良善之辈,臣反复告知所有船舶,入港需偃旗息鼓,不得张弓填药。”
这个处理方法显然在朝中臣子看来,是谋叛、谋反、谋大逆的大罪,但是李宾言反复衡量之后,还是决定冷处理。
就是你不张弓填药,我就当没看见,你若是张弓填药,我就把你当倭寇打了。
大明禁弩、铳、甲,凡是私藏者,一律按谋逆处理。
但是这些海船,所履之地,可不在大明境内,有点武器装备,理所应当,商贾行商天下,没点手段保护自己,那是胡扯。
这是十五世纪的大明朝,这是大明南下西洋船队解散后的第十六个年头,一律按大明律去督办海贸之事,必然是因噎废食。
朱祁钰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李御史处理极善。”
李宾言长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陛下会雷霆大怒,毕竟私藏火器、甲胄、弓弩,实在是有点大不逆,但是现实是商舶不带武器出海,那就等同于送死。
海盗可不跟你讲什么大明律,谁让你大明海军,军威不振。
朱祁钰笑着说道:“此事李御史不要声张,密州市舶也淡化处理便是。”
朱祁钰的意思就是这件事不上称,当成四两重处理。
若是上了称,这件事就是奔着谋反大罪去办了。
日后若有法令更张,再行明文,在法令更张之前,就行潜规则,朱祁钰现在的手太短了,管不到那么宽。
从倭国扬帆到大明需要多久?
慢则一月,快则十日,顺风逆风差距,海路早已畅通无阻,运作极为成熟,商舶极多,但是倭寇猖獗。
眼下市舶司的主要作用还是收税,武装收税的事儿,主要是陆地管辖。
“陛下宝源局的换银币是不是可以在密州也设一处?海商多银啊。”李宾言目光闪烁的提出另外一个问题。
他之前就提到过兵仗局让势要豪右之家参与,那显然是极为愚蠢的提议,但是宝源局不铸币,可以换银币,密州市舶司也属北方。
是不是可以在密州市舶司也设置一个兑换银币的地方呢?
朱祁钰并没有马上否定,而是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你这要是被朝廷的御史们知道了,定要参你一本了。”
大明的官僚们对于宣府贡市居然可以用银币这件事,至今持有反对意见,而且也证明了,官僚们说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那些银币流出去之后,就回不来了。
他们对此颇为担忧。
李宾言的这个提议肯定会被弹劾,但是李宾言还是提出了这个想法。
按照官僚的做事原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李宾言只要完成皇命便可,主动提及此事,显然是李宾言觉得很有必要。
李宾言低声说道:“倭银产量极大,而且臣有点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朱祁钰笑着说道:“畅所欲言就是。”
盐铁会议已经极为宽松了,这种私下奏对,朱祁钰自然愿意让朝臣们多表达自己的意见,只要屁股不是歪的,都好说。
李宾言赶忙说道:“臣惶恐。”
“陛下,臣以为宣德三年弃置交趾三司,其实也跟永乐十八年后,停止宝源局大规模铸铜钱有关,永乐通宝在海外横行无忌,很多地方都用通宝,并以此为资财多有囤积。”
“朝臣反对铸铜钱,认为铜钱外流,这最终宝源局不再铸造铜钱,咱大明在海外,就只是一个臆想之中的大明了。”
“看不到,也摸不到,自然毫无恭敬之心。”
李宾言的意思是永乐十八年之后,停止


相关章节: 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悦!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办法我干活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书做事,朕很放心第三百一十章 战前有动员、战后要总结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说话算话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门迷醉权贵喜,囹圄沧桑生民怨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三百一十五章 养寇自重 (贺“蜷缩被窝中”成为本书盟主)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还是朕罪天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们去哪儿?应天府吗?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