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四百七十五章 罗马与大明文化差异的根源

第四百七十五章 罗马与大明文化差异的根源


推荐阅读: 我在修仙界当up主斗罗之别等我CD转好我不是械王每天都在升级打怪爆装备从钢七连开始崛起大秦,开局被始皇帝偷听心声碳变之唯我独法追杀作家修仙从种红薯开始从贫民窟走出的王者救世主的修炼手册从入门到入土霍格沃茨的德鲁伊大师

、有分配财产的权力、有决定子女婚配的权力。”
“到了今天,也是这样的。”
胡濙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中国亦有此法,一夫一妻、同姓不婚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左传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不蕃的意思是,不健康的,先天不足的,故此之周礼始,同姓不婚,是为了孩子健康。”
“家长有权杀死自己的子女吗?”
尼古劳兹点了点头说道:“是的。”
胡濙终于察觉到了一些异常,但是他不动声色,只是喝茶,在和尼古劳兹沟通之前,胡濙就曾经说过,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杀人者死,是一种律法中追求的公平,虽然各地的私刑很多,但是死刑从唐朝时候就已经掌握在了皇帝的手中,叫死刑三复奏,大明亦是如此。
聊到这里的时候,胡濙就发现了,中西方的发展轨迹就出现了分歧。
在罗马法中更强调“父”,而在周礼之中,更强调“子”,也就是孝。
比如十恶不赦的罪名中就有不孝、不睦两条,不孝敬父母、谋杀自己的亲属,都属于十恶不赦的大罪。
罗马法中间父权,确切的说是家长权,凌驾在了律法之上。
这种家庭的构建差异,就直接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
因为家国同构。
家是国的子集,家是国的基本单位,那么家庭制度的建立,通过类比机制,就会泛化至整个国的方方面面。
家庭制度的泛化,是因为家庭形成了组织形式也就是诸多家族、宗族。
而种种的组织内外的关系,构成了国的礼法。
譬如说:天地君亲师。师与徒的关系中,师父二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爱生如子,事师如亲;这是师徒之中的父与子。
还有臣与君的关系,君父,君父就是指天子,从《春秋》臣子背君父,事虽不同,其类一也开始,就专门指君主了。
尼古劳兹能被派到大明来作为末日使臣,不是蠢笨之人,他无奈的说道:“胡尚书,我敬重您是因为您的坦率。”
胡濙话锋一转,笑着说道:“我只是想到了大明朝的科层制下的官僚体系。”
转移话题,是每个大明文官的本能,当不想过多谈及某个问题的时候,抛出另外一个内容,继续讨论。
科层制的官僚体系有几个特点,首先有明确的、正式的规章制度,类似于《皇明祖训》、《大明律法》、总计九十五条的《宪纲事类》等等。
其次有明确的分工,规定各个部门的职权、权限和任务,不得越权、推诿。大明六部、文渊阁、都察院、翰林院、二十四内署等等,都是如此的分工。
第三是明确的权力分层,接受上级的行政命令,对下实行管理,一种层层而上的权力分层。
第四是明确的公务关系,不得因为私人关系破坏组织规则,王直因为解祯期不法围困松江府市舶司衙门,差点被弹劾到辞职,就是这种明确的公务关系。
第五则是考核任命,王直掌管吏部,乃是天官,负责京察、大计、考成诸事,就是明确的考核任命的特点。
第六是专业和职业生涯,科举有三甲,第一甲三人,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家同进士出身,按照不同的科举定名次,前途各不相同。
前三甲一般都是幻想家,专门为皇帝编制幻想,讲筵。
第二甲一般都是京官,第三甲多数都是外出任地方官。
现在所有第二甲进士和第三家同进士都需要外出做官,同台竞技,最后卷入京师做官。
《卷》。
科层制,是尼古劳兹将法兰西语中的单词「办公桌」和罗马法中的单词「统治」,拼成的一个单词,表示一层一层办公桌统治制度。
“哦?”尼古劳兹对大明科层制的官僚制度非常的感兴趣,眼神中放着光,而胡濙自然有很多的话要说。
“科层制,普遍存在于朝廷、地方、官厂、翰林院、书院、商贾之中。”胡濙看到话题转移成功,便开始解释大明科层制度的种种。
科举,为国选士,无论是进士还是举人都有做官的资格,在一


相关章节: 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实在是太豪奢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发现,自漂流鸭始第四百七十三章 汉室江山,代有忠良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见,长短并存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风不善,教化不明推荐一本书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欢赚钱,只喜欢……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叙事风格的小小变化第四百七十九章 与时偕行、与时俱化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