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100:孝顺就得用钱堆(8更)

100:孝顺就得用钱堆(8更)


推荐阅读: 重生贵女作妖日常甜宠归来:总裁大人请带娃修真聊天群重生王妃,夫君是妖孽反派王妃当团宠妃比寻常:王爷承让了重生嫁给前夫死对头惜花芷最强上门女婿王者归来乡村神医最强狂兵苏锐林傲雪

羊城人爱吃早茶。
早年是上了年纪的人提着鸟笼子,喝茶吃点心炫耀自己带来的爱鸟,现在养鸟的人不多了,吃早茶的习惯却还保留着。不过工作日吃早茶的年轻人不多,夏晓兰比较惹眼,她点了几个有名的茶点给刘芬尝鲜。
刘芬活了这么多年,还没到饭店里吃过饭。
哪怕她当年嫁给夏大军,也是没摆过酒的。她记得那是63年,家里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她哥刘勇犯愁家里俩个妹妹怎样养,托媒人给刘芬找对象。媒人说夏家有三个儿子,个个都是壮劳力,刘芬嫁过去肯定能吃饱肚子。
那时候田是集体的,每天都要上工挣工分,夏家老大已经结婚,家里有五个壮劳力,可不是比别人家日子要好过?不过刘芬记得清楚,所谓吃饱肚子,不过也是结婚前两天吃的是面条,第三天就换成了面片汤和红薯稀饭。
结婚就是从七井村搬到了大河村。
夏晓兰生下来是个丫头片子,夏奶奶不满意,夏大军也失望,更没人要给办满月。
月子里刘勇不知道哪里搞来一只鸡送来,刘芬分到两只鸡翅膀,其他部分到了谁肚皮,刘芬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在夏家她就没吃过啥齐齐整整的饭菜,夏老太当家,有点好东西也不会给她这个不会生儿子的儿媳妇吃。
说来讽刺,刘芬吃的最齐整丰盛的一餐,就是她和夏大军离婚,刘勇大喜,请了几桌村民吃饭……李凤梅做了哪几个菜,刘芬依然记得清楚。那也是农村人自己搞的酒席,像今天这样吃早茶的酒楼,让刘芬坐立难安。
在安庆县吃的汤面,在商都吃过的驴肉汤,都是小摊小店。
夏晓兰带她来的酒楼太气派了,刘芬怕被人笑话……她又庆幸自己早上出门前穿着夏晓兰昨晚给买的新衣服,不然今天就给晓兰丢人了。
精致的茶点很快摆满了一桌。
“妈,尝尝这个蟹黄包子。”
“豉汁排骨。”
夏晓兰慢慢给介绍,生滚牛肉粥、水晶虾饺、炸春卷、叉烧包、酥皮蛋挞、金钱肚……再配一壶铁观音,83年两个人能点上这么多,真是豪客。
旁边两老头儿就在嘀咕说有钱,他们用羊城话说,刘芬听不懂,夏晓兰很坦然回答:
“带我母亲来尝尝鲜。”
羊城人不爱说普通话,说普通话的都是外地人,外地人都穷。
夏晓兰这外地人堂堂正正的摆阔,让两个老头儿也无话可说。人家不是炫富,是有孝心。他们家里的儿孙不见得能为了长辈花这么多钱。
“太多了,太多了……”
刘芬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三个字,翻来覆去的。
夏晓兰对付她十分有经验,只说已经送来了,不吃也不会退钱。满满一桌呢,刘芬不说话了,现在大家食量都大,其实哪有吃不完的,只是经济承受不起,大多数人都是一壶茶配两个点心,能闲聊两三个小时。
夏晓兰就是带她妈来吃东西的,哪有那么多闲聊。
好吃吗?
自然是好吃的。
用料多么实在,她选的又是老字号,每一样茶点都在水准之上。后世一些老字号搞成了连锁店,每天的客流量太大,夏晓兰吃着茶点就感觉挺一般。
现在么,还没被时代的浪潮改变,能多享受几次,自然要抓紧时间。
刘芬听不懂羊城话,左右的茶客们在嘀咕些啥,但那些人的羡慕她能感受到。羡慕啥呢,羡慕她有个好女儿,刘芬意识到这一点,嘴里的东西好像更好吃了。
她把排骨往夏晓兰面前推:
“晓兰,你也吃。”
她不知道蟹黄包子、酥皮蛋挞做起来有多费事,认为肉才是好东西,就把排骨留给夏晓兰吃。
夏晓兰也不解释,欣然接受了刘芬的好意。
母女俩这边吃着正欢,酒楼还有一些用雕花门窗隔起来的雅座。
两个中年男人坐在哪里,桌上摆了茶点两三盘,却能坐上等的雅座。见同伴多看了两眼大堂里吃早茶的母女,另一人就感叹:
“这两年羊城的外地人在增加。”
戴眼镜的中年男人


相关章节: 095:合伙行,你做主(3更)096:刘勇搬家(4更)097:周阎王恋爱了(5更)098:羊城的合伙人(6更)099:想批发棉衣(7更)101:防寒服和鸭绒服(9更)102:国棉厂的资产(10更)103:销售遇挫(1更)104:酮症酸中毒(2更)105:夏同学品德高尚(3更)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