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第517章 八月节

第517章 八月节


推荐阅读: 大佬娇妻可甜可飒我在西游开书店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品味《夫妻的世界非池中物[短篇合集]忤作不好当国士无双:开局就被戏子网暴穿成校园文女配[穿书]穿成校园文女配(穿书)全球巨星从被插刀开始一道青焰我给反派加戏

尘世中谁都是普通人,所谓的不同是拥有财富的多少和地位的高低所带来的生活质量与环境的不同,以此有了区别。
这么说不是世俗,而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对生活好坏评判的标准。
不必羡慕飘飘欲仙的老庄,也不要哀叹命运的不公,人只要活着就得干,就得拼搏,因为现实不养白吃饱,天上也不会掉馅饼。
所以很多人即使成功了还在做,除了要活好自己,还要为很多人活着。
这不是说有多高尚,而是活人的责任。
人能够彻身感受到责任的时候往往韶华已逝,在一种似乎追悔的自责中告诉自己该怎么为肩上的责任去做。这时候的做无声无息实实在在,不像年轻时的幡然醒悟与心血来潮。
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
我们拿最直接的孝敬父母来说。父母把我们养大,孝敬他们是应该的,义不容辞且天经地义。但当你没能力、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时拿什么孝敬?
古时有割肉伺母,此是经典实乃大孝,不容腹议。但现实点说有一天割肉把自己割死了,到头来白发人送黑发人岂不更是悲哀?
说实话个人观点:人之初性本善,天下没有不孝的子女,只有无能的子女。当一个人处于弱小、没能力养家糊口时他也想孝敬父母,甚至比有钱人更想,但往往一分钱憋倒英雄汉,只能是悲哀的有孝心而无力尽孝。
话说回来,人只有在有能力的时候才会让父母安度晚年,其余的全是妄谈,不够叫父母操心的。m.81??.??m
人呐,都别吹牛逼,当既没能力又意识不到责任的时候活着不如猪狗,只不过人模狗样罢了。只有意识到责任并去做的时候才是活人活明白了。
当然,有责任的人不一定非得叱咤风云。
一间小院四季平安,三间土屋遮风挡雨。男耕女织辛勤劳作,子孝妻贤高堂康宁。不偷不抢人间正道,衣食无忧合家欢乐。
足矣!
看似简单,能做到的几人?
更多是浮名而累追金逐银,总觉不足总在做,总做又总不足。
这是老谭打得了病后的感悟,他还没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是不惑之年对人生的一个小结。换句话说他比以往更深刻的理解了责任二字,并且知道了如何去做。
八月十五这天晓梅妈做好了饭菜打电话喊老谭和雅茹过去吃,雅茹在前一天已经和晓梅爸妈见过了面,并且和晓梅妈拉谈了好一阵子,印象很好。
晓梅爸妈对雅茹的到来并没多少惊讶,也没表现出老谭想的那样——用另样的眼光来看他。老两口和平时一样,该咋着咋着。
这让老谭心安定不少,同时为自己的多虑感到多余,把人想歪了。
老谭和雅茹刚走出大门就见英子妈迎面过来,也是叫老谭去家里吃饭的。老谭先是把雅茹介绍给英子妈认识,然后说了去晓梅爸妈家吃饭的事。
英子妈有些失望,老谭见了不忍心便提出个折中意见——叫英子妈回家叫上老公,拿上她做的好吃的也去晓梅爸妈家,这样三家六口人一起过节,还显热闹。
英子妈想了想便接受了,她和晓梅爸妈两家走动的勤,关系处的好,晓梅爸也总和英子爸一起喝酒。
于是这个中秋节便在晓梅爸妈家过了。
吃过饭已是傍晚,太阳不舍的落下了西山梁,晚霞染红了半边天。
老谭和雅茹并着肩往回走。
傍晚有些凉了,但还没凉到时候,温凉中带着舒爽。路两旁的玉米地全黄了,玉米穗露着半截金灿灿的玉米粒,有成实的已经耷拉下来,轻轻一掰就收成了,
“晓梅她爸看样挺倔。”雅茹说。
“嗯,是个倔老头。”老谭说。
“晓梅她妈好,好老太太。”
“嗯,心眼好,没坏心眼子,总替别人着想。”
“你们喝酒的时候知道晓梅妈跟我说啥了不?”
“说啥了?”
雅茹笑了,先上下打量了一下老谭,然后说:“她说一开始想叫晓梅跟你了,还叫她小姑子,也就是你二嫂子跟你妈说呢。”
老谭说:“有这事,但我妈不同意,说差辈了,怕


相关章节: 第512章 接雅茹第513章 有意思的小插曲第514章 和雅茹的晚餐第515章 等了多年呀第516章 周晓梅安排考察和学习的事第518章 请客还人情第519章 河中救人第520章 去医院看望大哥发生医闹第521章 孟梦和志文第522章 叫人感动的复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