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476小九哇,说说咋改革

476小九哇,说说咋改革


推荐阅读: 全球巨星从被插刀开始一道青焰我给反派加戏清穿之团宠公主是国宝小爷乐意从吃奶开始无敌农家五岁小豆丁,萌化了!贮金闺我有一颗能够许愿的流星他的小县主太子失忆后杀死一只侦探的虚

"
原来是想听听奶爸的建议啊!
李世民这段时间一直为这个问题头疼,从左右卫及左右领军卫部分兵卒的试验性结果来看,以募兵所得的兵卒经过训练,单兵素质可是大大的提高,纪律方面更是差距明显。
这也让李世民下定决心要将募兵制在军中大范围地施行,并按李治当初的建议,逐步将府兵作后备兵员使用。
如今江南经过多年的开发,使得朝廷所储备的粮食是异常的充足,赋税收入更是大增,已经基本有能力供养一支庞大的常备军队开支。
但如何设置军队模式,在保持军队战力的基础上,又不使领兵将领专权,使各军队都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却是个困扰李世民的问题。
后来一想到募兵之道是李治奶爸提出的,想必奶爸也给李治说过这个问题,所以,李世民就想找个机会问问他了。
"父皇,那儿臣就说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或有说错之处,还请儿父皇勿要责怪!"
对于采取募兵制后如何管理军队,李治心中自有一些想法,就按照奶爸所说的以大军区管辖军队的模式,这个模式是现成的,拿来就可用。
在全国之内设置几个类似军区的主管军事的机构,每个军事机构下面辖几个类似集团军编制的军卫,应该是个不错的方法。
只是如今军队的基础、将领的组成和任命,及后勤供应与后世完全不同,不可能全部照搬。
当然,以现在十七卫模式管理募兵所得的军队,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十七卫的管理机关都在京师,不可能将全部军队都置于长安附近。
不说这么多的军队放在周边无用武之地,光这些人的各种消耗都供应不起。
也不可能十七卫所辖的军队在各地,而管理机关在京师,那军队没有有效的管理,还不乱成一窝粥了。
"朕说了,无论说得对与错,朕都不会怪你。"李世民再次皱皱眉,仿佛觉得李治有些婆婆妈妈。
既然李世民如此说,李治就把奶爸所说的,并且他自己理解的,所谓的先进军制以及pla还有其他国家的一些军队管理模式,讲给李世民听,还说出了各自的利弊。
李世民仔细地听着,并不插嘴。
讲了大半天,李治最后说:"儿臣觉得,可以在兵部管辖之下,在每道内设置一主官兵事的分支机关,如现在各边州的都督府,管理驻防在此道内的军队。
各级主将设置也可以如同现在各神策军,负责其所辖军队的日常管理及训练,但只有管兵权和练兵权,没有调兵权。
遇有战事,兵部奉皇上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将领,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将领缴印回朝,军士各回卫所,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
而且隔个三五年,把各主将进行互相调换,且武将不得干预地方事务,避免武将专权,所领的士兵也可以在各地间进行调防,每处的兵员由朝廷指令兵部安排各道统一招募,招募所得士兵由兵部重新分配……
军需供给军队的武器、铠甲、马匹、粮食,均由朝廷管理和供应,这些战略物资的供应可由地方州府与各道的军事分支机关共同主管……
军队组成可以分京军与地方军,还有水师,京军为大大唐~军队队之精锐,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地方军包括各道所辖之神策军、都督府边兵及作为后备兵员的府兵……
各神策军可施行军事屯田,可作军用,特别是边军,以军卫在所驻之地能长期驻屯,稳固我新占之地的治理,"这点是李治最为上心的,后世那生产建设兵团的模式,是对西北那最大的省份进行有效治理的极佳模式。"
……
李治讲得口干舌燥,也不知李世民理解了没有、又会如何想。
李世民似有所悟,对李治道,"你说的甚是在理,朕会仔细考虑,他日与诸臣们商议此事时,朕也要你发表自己的看法,你回去后,写一份这方面的详细奏疏,交与朕!"
"是,父皇!"
李治又变成一脸苦瓜相,这就是一件苦差事


相关章节: 470大军近,盖牟鸣警钟471帝王气,朕要一日破472小半天,盖牟城告破473辽东城,唐骑遮战场474辽东城,见死不救475新情报,吐蕃和西域477两首级,礼送高延寿478辽东城,东征军来了479高延寿,某要堆京观480炮毙出,高延寿受伤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