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和汉武帝种田 74、第 74 章

74、第 74 章


推荐阅读: 他的小县主太子失忆后杀死一只侦探的虚秦爷是个护妻狂魔天命之子教我谈恋爱我和汉武帝比命长我和汉武帝比谁先死重生后我的福气涨爆了这位女书手又能反伤又能奶大唐:陛下,您就低头认错吧[透你]意外青云武尊

病了?”
“还有谁?”卫青不由地问。
今天乃休沐日,刘彻有些事要处理也不至于忙半天。结果正当他要带女儿出去见见世面的时候,收到好几个告罪折子,三公九卿倒了一半。
他们的事都归刘彻,可以预想到接下来几天他得有多忙。
卫青一听三公少俩第一反应是看卫莱。
卫莱果然没有放过刘彻,“群臣少了一半,你还要给婉婉换衣裳?”
“这不是朕忘了吗。”刘彻把前朝后宫分的很清楚,朝中事务几乎不带过来。偶尔一两次,要么下了大雨,宣室的黄门送过来,要么身体不舒服懒得过去。平均下来两个月一次。以至于他习惯性进了昭阳殿,就把前朝的事抛之脑后。
刘彻道:“你若这两天过去,朕可没空送你们。”
“你不过去?”卫莱下意识问。
刘彻:“朕明天下去看看春种情况,可能要在外过夜。”
卫莱恍然大悟:“您是过来收拾行李的?”
“算是吧。今天先收拾好,明天下了早朝朕从宣室直接走。”
卫莱转向卫青:“青弟也去?”
“他去。”刘彻不光带上他,还要带上东方朔、司马相如这类闲着没事做的。
公车令的俸禄不高也得朝廷养着。养着东方朔,刘彻自然不会让他一直闲着。上辈子这时候东方朔已是郎官,俸禄稍稍高一点,就娶了妻成了家。如今光棍一个,刘彻想把他弄去辽东干两年,担任辽东郡守,主管盐和水泥。只怕东方朔舍不得京师的繁华。
辽东那边太冷,刘彻要派个人常年呆在那边,必须得他真心愿意去才行。
京郊百姓家家户户都有棉籽和红薯,村落附近没了空地,离村落较远的地方,依然有大片大片空地。
刘彻挑一片离水源较近,离山林猛兽稍稍远一些,较为平整的地儿,令侍卫拔草整地,东方朔挖坑种玉米,其他人拎水浇地。
东方朔误以为棉籽,拿到手中惊觉不是,擦掉一点草木灰露出浅黄的模样,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东西,忍不住问:“陛下,这是何物?”
“玉米。”刘彻也没瞒他。
东方朔不禁问:“米不是只能在淮河以南种植?”
“这是种在北方的玉米,到了南方反而长不好。种在辽东是黄豆的两至三倍。”此言一出,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抽气声。刘彻不受影响的继续说:“朕前些日子令人前往陇西,便是种这个。这东西最适合在北方以及中原大地种植。”
担任侍中的桑弘羊今天也在,玉米拉来那日他也在场,当时他就很好奇,辽东那种苦寒之地能有什么好东西。
刘彻不主动提起,桑弘羊也不敢问。而今听到皇帝陛下不再隐瞒,桑弘羊试探性问:“陛下,辽东除了适合种植玉米,是不是也适合种别的?”
刘彻看向他,好奇他为何这样问。
桑弘羊大着胆子说:“辽东将士共拉回来三十车东西,微臣瞧着那些那袋的形状,好像只有十车是玉米。”
刘彻笑了:“你看得倒是仔细。不错,辽东也适合种稻。”
众人皆不敢相信,包括卫青。
卫青问:“白米?”
“是的,白米,不过都留他们吃了。另外二十车,其中十车是食盐,还有十车朕现在不能告诉你们。”刘彻道。
桑弘羊又忍不住问:“那边怎会有食盐?”
“海边晒的。海水引到平缓地带,由风和太阳自然晒干,一次可得上百斤食盐。那边的将士如今吃的盐和米都是他们自己种的晒的。”刘彻道。
卫青惊奇,“辽东还有这么好的地儿?”
“辽东这么好的地儿不少。再往北‘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碗里’,就是天太冷。每年九月底下大雪,一直到来年三四月份。”刘彻停顿一下,容众人消化消化,“那边的土地是黑色的,很是肥沃,一季比这边两季见得多,若能受得了那里的天气,倒是比这边很多地方适合生活。”
卫青疑惑,“微臣怎


相关章节: 69、第 69 章70、第 70 章71、第 71 章72、第 72 章73、第 73 章75、第 75 章76、第 76 章77、第 77 章78、第 78 章79、第 79 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