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推荐阅读: 大汉农夫不断作死后我成了大佬心尖尖香浓春暖神祇:我的眷族来自游戏王我不是宇智波啊慕少无限宠妻百分百误穿室友小裙子的后果七零后妈的团宠小崽崽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越界漫威世界的超赛亚人1983:重回港岛当导演


这林兰馨经济上没吃亏,据说她未婚夫还发了愿,说两个人结婚以后,愿意支持妻子继续求学,孩子晚点生也行。
而且林兰馨的未婚夫学历也高,留学回来之后,已经在政府谋到职位——将来可谓前途无量。
只是听说,周家的那位未婚夫,长得不怎么好看。
但总的来说,林兰馨这门婚事是瑕不掩瑜。
……
林家的婚事珍卿听过就算,她课余时间除了还抽空画画以外,目下连打工挣外快的功夫都没。
要说这圣音女中的课程,名目真是多得不得了。
每天课程排得满满的,白天上一天不说,晚上还有自修课——简直跟后世的中学,是一种压榨的方法。
要学的课程包括德语、英语、国文、文学、数学、历史、地理、生物、世界史、体育课、绘画,还有哲学课和读经课。
她们现在是预科一年级,德语、英语是两门很重要的外语课,听说到上正科的时候,绝大部分课程,都是用外文教材了。
不过珍卿对这些文课,到现在为止,都还是游刃有余的。
文史类的课程就不必说了,这一直是珍卿的强项科目。
有一回上国文课,俞先生引用经典,说传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俞先生给大家讲解出处的时候,说这几句话是出自《左传》的。
但珍卿是知道的,这几句话并非出自《左传》,而是出自《易经》的《系辞传》。
她随口跟舍友梁玉芝说,梁玉芝竟然跑去跟俞先生说。
幸亏这俞先生是个心胸宽广的,不但没怪学生指出错误,反倒非常纳罕地问珍卿,她难道读过《易经》吗?
珍卿就老实跟他讲,她拜过一个国学师父,确实跟他学过《易经》。
从此以后,俞先生对珍卿格外关照。
只不过圣音是教会女中,不怎么重视国学,俞先生的地位不高,说关照也就是寻常多讲点东西,态度也会比较好。
就只是这样,珍卿也非常感激了。
除了文史类的课程,珍卿学英文、德文,也格外地得心应手。
她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她从暑假上家教课就发现了。
英语确实上辈子学过,这是天生的作弊器。
但珍卿这一辈子自幼勤学苦读,锻炼了非常好的记忆力,这是学外语记字形、句子的一大助力。
而且她对外语的字音,也出人意料地敏感,很容易就能对不同字音加以辨别区分,并且记住正确的读音。
珍卿觉得,这种优势与其说是天赋遗传,不如说得益于多活一辈子。
她从小就处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老家人讲的禹州话是最基本的,但在她脑海里,还有上辈子的方言和普通话。
下意识就会将不同语言,进行对比区分。
小时候教过她的匡先生,讲的像是带蜀州口音的普通话。
而李师父跟珍卿讲的,也是带禹州味儿的普通话,李师娘讲的更是带京味儿的普通话。
她在这么复杂的语言环境中,不知不觉之间,就会识别、模仿别人的语音。
这十几年之间,竟让她形成了一种特殊技能,使她对不同方言的发音很敏感。
以致现在学起外语来,也是事半功倍,显得极有天赋,不可不谓是意外之喜。
所谓天道酬勤,古人诚不欺我的。从前下的苦功夫,现在好处都渐渐显出来了。
除了文史和语言类的课程,珍卿她们现在学的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程度都不太深,她应付起来也没什么困难。
还有这学校宗教气氛很浓,修女专门要教学生唱赞美诗和宗教歌曲。
珍卿还要学一门钢琴课,这可完全是新学科。
她上辈子啥乐器也没学过。这辈子跟李师娘学过琴,可是没有特别上心地学。
上了这半个月钢琴课,钢琴的键盘音列珍卿也认得了,西洋乐谱也认得了。
她现在能看着简谱,弹一点练习曲。
音乐课多由外籍的教师


相关章节: 53、三哥带着看画展54、新旧道德好坏人55、备行李和结润例56、跟胖妈讲个道理57、开学会一舍室友59、爱学习和爱吃饭60、杜爸后妈终见面61、认后妈父女聊天62、听故事珍卿自省63、要钱花和挣钱花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