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东宫写小说 20、太学

20、太学


推荐阅读: 从倒爷到环球大财阀国民影帝是初恋请快进到结婚!谢谢!在年代文里当干饭王拜托,他真的超强的!这个游戏太坑了头号狂婿神医在现代娱乐圈秀翻了全人类假消失,修仙的我被直播了从史上开始的诸天游裴爷他靠死缠烂打赖上我我在生存游戏里当NPC

周承弋并不想去南书房,但事情容不得他拒绝。
皇帝只是来通知他的而不是在征求意见,自顾自的说完,便让两个儿子退下了。
周承爻倒是挺开心的道,“父皇准许你在宫内走动了,看来离禁令废止不远了。”
“比起去南书房,我倒情愿待在东宫。”周承弋撇了撇嘴,说话的语气有些丧。
周承爻忍不住笑着用手戳了他一下,“你怕不是被关傻了,放你出来你愿意非要钻回去。南书房有什么不好,教书之事自有翰林院学士和沈太师,你去大抵只会让你教一些简单的。”
周承弋没这么乐观,他哀怨叹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南书房听课的都是谁。”
“定国公小世子、裴将军三子、平南侯……加上各自的伴读,满打满算也就十人,怎么了?”周承爻思索着吐出几个名字,有些奇怪的看着他,“他们都比你小许多,莫非是哪个得罪了你?”
“不是,哥,没人得罪我,我怕得罪他们。”周承弋指指点点,颇为深沉道,“你看他们不是皇亲国戚就是重臣之子,再不济的也是个侯爵……搞不好要出事。”
周承爻好笑的看着他:“……你是否忘了你也是皇子?”
“那不一样。”周承弋理直气壮的摆手。
周承弋愁的除了学生的身份之外,还有便是教的东西。
周承弋有着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思想,一个人的态度是能影响到很多人的,对于见过了二十一世纪繁华的他来说,这都是个愚昧而贫瘠的时代,这种愚昧和贫瘠它体会在方方面面。
他不能保证自己的课堂上的所有观点都能保证绝对符合时代,而这恰恰就是最致命的,他灌输的思想对于书中土著来说,或许是一剂凶猛无比的“毒鸡汤”。
政治、文化、思想等,都是需要和时代相符合融洽才行的。
影响小人物也就罢了,南书房那些来头可不小,身份最低的裴将军幼子裴晔拎出来,都能发挥出很大的能量。
周承爻虽然不太懂他心中顾虑,却安慰道,“罢了,事情已然成定居,你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也只能如此。”周承弋苦大仇深的叹气,在心中庆幸:还好南书房还要一段时间才复课,他现在完全可以先做做教案什么的。
然而两人都没想到,首先出现问题的居然是去太学听课的周承爻。
太学和南书房是不一样的。
时代的局限性无限拉高了读书的成本,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国家的大力扶持的扫盲行动,能够上得起私塾的大部分都是有些家底的。
在士农工商阶级固化的如今,科举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比现代的高考还要重要一倍,而太学是萧国最高学府,也便是这个时代人人削尖了脑袋挤破头都想进的清华北大。
想要入太学就读得基本条件便是要有功名傍身,其二便是得通过入学考试。因为每年招生名额限制十分厉害,入学考试的难度无限往科举会试靠拢,近几年甚至超过了会试。
太学招生不计较出生,且自从先帝时期出过腐败案之后,太学的入学考试都变成了公开考和匿名阅卷,最大限度的杜绝买卖座位。自然无数寒门学子趋之若鹜。
再则近几年来,由于皇帝几次从太学补录官员,太学的竞争自然更加剧烈了。
长安赶考的举人进士间流传着一句话叫“翰林易入,太学难考”,由此可见端倪。
毕竟每一年凡中试的进士都可以进翰林院,能不能留下来各凭本事,但也比一开始就限制了入门高度的太学好进。
周承爻这个和亲王想要进太学,哪怕只是个借读的位置,也是要考试的,还是太学两大院长亲自出题监考。
所幸周承爻只是身体不好,该学的东西一个都没落下,还可以说因为终日养病无所事事,涉猎书籍比常人广的多,他再是一个蠢材,也不至于连个放水的考试都过不了。
周承爻自然是成功进去了,他本来以为即将面临的是知识的海洋,会看到太学莘莘学子们的积极与向上。


相关章节: 15、平地惊雷16、盗梦17、看杀卫玠18、偷生卷上刊19、评价21、新文22、南书房23、叙之大才!24、锋芒初显25、编教材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