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东宫写小说 101、同人杂志

101、同人杂志


推荐阅读: 从倒爷到环球大财阀国民影帝是初恋请快进到结婚!谢谢!在年代文里当干饭王拜托,他真的超强的!这个游戏太坑了头号狂婿神医在现代娱乐圈秀翻了全人类假消失,修仙的我被直播了从史上开始的诸天游裴爷他靠死缠烂打赖上我我在生存游戏里当NPC

郑御史也是看了《穷书生种田》的续写之作, 才会产生这种想法的。
他根据前文已知信息,开始推演后文发展,认为其后续必然是围绕着保姆机器人所展开的, 之前那个医疗机器人只是个圆桶, 所以还能将其当做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 反正并没有和人联想到一起, 直到这个保姆机器人的横空出世。
据说这是和人站在一起完全可以以假乱真的机器人,也被称作仿生机器人。
这样的一个产品, 郑御史很难再像之前的圆桶一样,将它当做事物看,于是写着写着便不由自主的给保姆机器人附上了人类思维。
好在古人中尊卑概念早已深入骨髓,但凡条件尚可的, 哪一个家里没有丫鬟侍从,而且主家也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利,所以机器人的种种行为, 在将它定义为仆的他们看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要不然换一个现代人写, 这机器人都有思想了, 便是脱离了机器的范畴, 不出现个机械天灾,智能机器人反叛人类都对不起这设定。
郑御史是写字老手了, 常年写长奏折, 笔走游龙便是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 还写的很是意犹未尽, 看着自己的文十分满意, 突然就了解到写小说的乐趣。
别的不说,是真的解压。
原本只打算自我欣赏的他,改变主意的让人将此文送到邓氏书坊总编纂的手中, 正巧这人他认识,还曾在诗会上一起对过对子。郑御史很自信他这样的水平,不可能不上刊。
邓氏书坊总编纂却在拿到稿子之后发起愁来,最后咬咬牙,“发了。”毕竟郑御史那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官,他们这小书坊哪里招惹得起。
只是在发之前,他将这文章好好利用了一下,叫人将其寄给羽,让他产生一些危机感,刺激他赶紧写更新!
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那都是当孩子一样的爱护,必然不愿意孩子跟别人姓。总编纂这么天真的想着。
周承弋在连续坑了两期,第三期截稿日近在咫尺,终于他展开邓氏书坊的编纂发来的催稿信,里面的文字已经逐渐崩溃。
不仅以下架腰斩为威胁,甚至还寄来了一篇续写稿,声称周承弋再不填坑,他们此后将刊登这位的续写稿件,从此以后整个长安只知道这位关耳,而不知道那昙花一现的羽。
周承弋好奇的展开这位名叫关耳的作者写的稿子,很嚣张,标题直接用他的文名,一眼扫去主角也是他的主角,就是文风瞧着和他的很是不同。
尽管在古代待了这么久,但现代文明带给周承弋的烙印并没有就此消除,反而因为古代环境的对比而越发鲜明深刻,最容易体现的便是他的文风和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细节。
周承弋在写《狐梦》之时还常有注意,会精简句子模仿古风,用词也更贴近于古白话文,然而到了后面写《天师录》的时候,他那些习惯便压不住了,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叫人诟病。
不过如今仿他文风的多了,便跟之前推行的标点符号一样,作者和读者都开始往这方面靠近,所以他倒也不显得多么突兀。
而这位郑耳完全相反,那和语文课文言文如出一辙的遣词造句,当真是第一眼就把周承弋给拉回到高中课堂上。
上次他看到这种风格还是在宋绪文老先生的文章里。
周承弋几乎是下意识的先翻到结尾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全文背诵”的字眼,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倍感亲切。
他将文读到一半的时候,就判断这人必然是个研究历史的人,这引经据典的程度,行文的方式,当真是叫人想不知道都难,而且这人总能将很有趣的东西写的很死板生硬,让人难以理解那个点,像是在看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实验报告。
你要说他写的不好,偏偏文笔确实在绝大部分人之上,但你要说他写的好,这生硬的叙述故事的方法,都达不到通俗小说的入门槛。
通俗小说重点便在于通俗二字,对文笔的要求没有其他文体高,要求的是易懂


相关章节: 96、《易宸昼的未来日记》上刊97、新科进士考核98、腰带的用处99、送行100、掉坑里了102、使臣团入沙蛮103、汝川104、悲鸣105、双线作战106、《烈士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