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宋时雪 第七十四章 叶落归根

第七十四章 叶落归根


推荐阅读: 末世重生:小撩精她又甜又野方块忍界踏血逍遥战九天在万千世界兴风作浪豪门狂医病弱莲花你别惹夫人,你讲讲理洪荒之我被女娲捏出来了炮灰在男频爽文艰难签到原神之魔龙杜林开出租闯进爆炸火海救人全网直播我对朋友的大哥下手了

清晨的泉州海边,景色是异常秀丽。太阳洒下数股金色的光芒,照射在海面之上,波光粼粼的。
此时一老一中一少,沐浴在海边清晨阳光之中,一边享受海边美景,一边在交谈。
“坚儿,此举可以说对,也可以说错。”此时的苏轼一改往日病入膏肓的模样,显得异常的精神,同时也是较为健谈。
“师尊,愿闻其详。”李三坚一边缓缓的推着四轮车,一边问道。
“远离朝堂,隐于泉州,能够避免许多麻烦,这大概是你当初的想法吧?”苏轼摇摇头接着说道:“可是坚儿,你真的能够远离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上心深邃,圣心难测,相距远了,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所生疏,难免会听从旁人之言。”
苏轼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就是李三坚在京城之时是颇得圣宠,可圣宠却不会长久持续下去,一旦失去圣宠,再有人进谗言,那么远离京城的李三坚就连申诉、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苏轼对李三坚的一番关切之言,使得李三坚心中极为感动,同时李三坚也明白了苏轼的意思,那就是有什么事情,采取逃避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当迎难而上,坚强、坚韧、坚毅。
“恩师的殷切之语,弟子感念。”李三坚闻言说道:“不过事情已经这样了,就由他去吧,弟子今后只要是行得正坐得端,弟子相信,一切魅魍魉魑就如过眼云烟,很快就会消散。”
“行得正坐得端,何须屈尊畏谗言!”苏轼喃喃自语道。
苏轼的一生何尝不是如此?小人谗言伴随着苏轼的一生。
李三坚之言,不由得使苏轼回忆起了往事。
“坚儿,为师明日就要北返了。。。”良久之后,苏轼开口说道。
“啊?恩师为何如此性急啊?为何不在泉州多呆些日子?也让弟子尽尽孝心啊!”李三坚闻言大吃一惊,不待苏轼将话说完,就连连劝道。
苏轼病情如此严重,为何还要坚持北返?李三坚怎么也想不明白,在泉州多呆些日子,自己再遍请名医,也许会使苏轼的病情得到好转。
李三坚想到此处,就给苏过使了个眼神,意思是让他好好劝劝他老爹。
苏过会意,就对苏轼说道:“父亲,所谓盛情难却,李生他如此诚心诚意,不如就在泉州多住些日子?”
“不必说了,我意已决!”苏轼摆摆手后,对李三坚说道:“临行前,为师有一句话赠与你。”
“谢恩师赠言,弟子洗耳恭听。”李三坚无奈之下,只好拱手说道。
“泉州之政事随你怎么治理,无论好坏优劣,均干系不大,可泉州之兵事你定要慎之又慎,万不可贸然行事。”苏轼缓缓的叮嘱李三坚道。
“恩师之言,弟子定当铭记肺腑,恩师就放心吧,弟子早已不是儋州之时的少不更事的少年了。”李三坚拱手应道。
此前李三坚将自己经略泉州之策,也就是治政、强兵的计划,已经告诉了苏轼。
此时苏轼叮嘱李三坚的意思就是,治政可以,强兵不行。
治政,无论你李三坚治成什么样子,均问题不大,最起码总会有回旋余地的,可强兵的话,一旦引起宋帝赵佶的疑心,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可大宋不知道什么时候将会发生一件大事,将会是社稷坍塌、生灵涂炭,虽说李三坚仅为宋一名知州,但早做准备比晚做准备好,做些准备总比不做准备好。
目前来讲,这件事情整个天下,几乎只有李三坚一人知道,李三坚又怎么明言于苏轼?
话说说出去也没人信啊,甚至李三坚还会被当作神经病或反贼下了大狱。。。
再者说,泉州恶劣的环境,李三坚也需要一支强兵,反正指望朝廷那些“老爷兵”是指望不上的。
因此李三坚答话之时,有些言不由衷、阳奉阴违的。
“坚儿,无绝对的权力莫为绝对之事。”苏轼最后对李三坚说道。
无绝对的权力莫为绝对之事!李三坚心中细细的琢磨这句话。
“恩师,恕弟子直言,你这。。


相关章节: 第六十九章 负心之人第七十章 口说无凭第七十一章 开仓放粮第七十二章 范公救灾之策第七十三章 师恩如山似海第七十五章 顾此失彼第七十六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七十七章 九纹龙李翰韧第七十八章 迫不及待第七十九章 别有洞天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