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五十年代结婚日记 40、婚后二二

40、婚后二二


推荐阅读: 当人类最强转生成狗午夜马戏团死遁后成了神明的朱砂痣从海贼开始的神级进化盛宠娇妾:宠妾养成手册论我家楼下的下岗前爱豆我与反派共沉沦(穿书)福运娇妻在五零爱情公寓五:诸葛大力缠上我太子的小祖宗是锦鲤快穿之女配洗白了野人奔小康

自打建了文化宫, 机械厂的休闲活动丰富了许多。
工人下班之后,各种慰问活动如期而来,歌唱表演,舞蹈欣赏, 话剧演出, 可谓是丰富多彩。
苏榆一向不怎么参加这种活动,因为总被人拉上去表演节目, 为了保证人设不崩塌, 总是落荒而逃, 这种活动对她实在不怎么友好。
待在家里多舒服,又暖和又随意,想怎么穿就怎么穿。
她现在已经看得很开,研究上一时半会出不了成果太正常, 以前还会焦心焦虑, 甚至晚上把工作带回家, 挑灯夜战, 现在心态就比较好了,如果实验进入关键阶段,晚上加会班很正常, 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基本会按时下班。
回家第一件事是先脱掉棉袄换上睡衣,然后开始煮饭烧菜,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她的厨艺长进不少。
为了保证能量的摄入, 中午一般吃米饭,两个菜一个汤,汤大多是素汤, 这个季节新鲜的蔬菜不多,萝卜白菜管够,吃多了就有点反胃,好在之前苏榆晒了很多菜干,干豆角泡泡和肉一起炒别提有多香。
当然,肉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到,当初来京市走的匆忙,家里的东西来不及处理,家具,鸡和粮食还有部分锅碗都留给了张大娘家。
张大娘是个不肯占便宜的人,这一年陆陆续续给寄了不少东西,先是火腿再试是熏鸡,一入冬又给苏榆寄了些腊肠。
晚饭苏榆家一般吃面条或者稀饭,面条都是从食堂打的湿面条,再打两份卤子,大师傅的手艺没的说,卤子炒的香的很,味也足,因此回家只要把面条煮熟,再烫几颗菠菜或者白菜叶,卤子往里一放,热乎乎的汤面吃的人直冒汗。
今晚苏榆没去食堂,回来直接煮的稀饭,箅子上馏几个馒头,再切一碗香肠蒸上,等稀饭煮好,再把炒锅架上去炒菜,菠菜炒蛋或者粉条炒萝卜,亦或者是酸辣土豆丝,反正来来回回就这几样菜。
这边饭刚做好,韩尚拿着本书回来了。
“赶紧的,洗手吃饭。”
苏榆把稀饭端进屋,又去腌菜坛子里夹了一碟泡菜,冬天可更换的口味少,她和韩尚都喜欢吃点这个。
“尝尝这个腊肠,味道怎么样?”苏榆夹了一片,入口有点麻辣,嚼了几下有股酒味。
韩尚尝了下点头,说这个肠够味。
江南那边偏甜口,按理说不应该是这个口味,估计是张大娘考虑到韩尚专门做成这样的,苏榆之前写信回去的时候,有提到过一嘴,说南北方吃饭口味有所差别,互相迁就着来就行,没想到张大娘倒记在了心里。
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消食的运动,外面已经零下,没谁会傻的跑出去散步什么的,大多都是窝在家里,几个男人聚在一起打牌或者下象棋,女人们聚在一起织毛衣。
苏榆没有找人一起织毛衣的习惯,她就喜欢待在自家看看书画画图,俩人的毛衣毛裤早已完工,最近她在织一种厚毛袜,专门在屋里穿的。
深灰色的毛袜是用韩尚以前的旧毛衣拆了织的,袖口都磨破了被压在柜子底,苏榆前段时间把冬天的厚衣服拿出去晾晒,就翻出来几件这样的旧毛衣。
不知道是没洗干净还是怎么的,总有股灰扑扑脏兮兮的感觉,袖口和下摆好几处都磨烂了,毛线倒是好毛线,苏榆干脆全部拆掉,用这个旧毛线给家里的几个椅子织了几个坐垫,里面填充上干草和旧棉花,坐着比以前舒服很多。
剩下的毛线不多,苏榆又织了几双毛袜就差不多用光了。
窗台上的野花没入冬的时候就已经枯萎,倒是几盆多肉长势良好,芦荟都快爆盆了,秋天的时候,苏榆又做了一次芦荟膏,给王慧家送了两盒。
英子开心的很,拉着苏榆说了好久的话,还约她周末的时候一起看电影呢,不过苏榆那段时间正忙着研究电动缝纫机,并没有时间出去闲逛。
今晚的苏榆有些无所事事,她不爱出去串门,知道她爱干净,人家也不爱来她这边,高红家天天晚上热闹的


相关章节: 35、婚后十七36、婚后十八37、婚后十九38、婚后二十39、婚后二一41、婚后二三42、婚后二四43、婚后二五44、婚后二六45、婚后二七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