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推荐阅读: 朱砂碧玉佩重生之农汉妻从封神开始一统万界永恒主宰忍者之大匠影王欢林静佳重生哈利波特天师神医王欢林静佳入骨宠婚:误惹天价老公极品医仙闯花都陈飞宇从清末开始的诸天柳胜男陈飞宇免费阅读

建奴是心腹大患,但平辽灭奴之后,也并不是天下太平。或者说,在皇帝的计划中,还有很多仗要打。

而平定奢安之乱的最终胜利,并不是打服归降,而是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否则,平正叛乱之日,也是下一次叛乱的酝酿之时。

道理很简单,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反而会加剧。

因为朝廷已经允准了傅宗龙等人的奏议,在贵州就地安置各省调拔的平叛官兵。尽管不是全部,但要拿出的土地,也不是小数。

人多地少,生存矛盾依旧存在,还会愈演愈烈。就象广西的少数民族叛乱此起彼伏,跟土地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

况且,在朱由校的思想中,改土归流是大势所趋,绝不会允许那么多土皇帝独立于大明的统治。

所以,虽然不能再活五百年,可朱由校也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土司问题解决得七七八入。

现在,叛军中土目的归降,也是为势所逼,眼瞅着要不行了,便想以归降来换取不变的地位和待遇。

朱由校宁肯平叛的时间再拖长一些,也不想给这些首鼠两端的家伙再次反复的机会。

都迁去湄公省,既缓解土地紧张,又能增加海外领地的人口,一举两得的好事。

当然,孙承宗的想法是剿抚结合,尽快平叛。

按理说,这样的思路也没错,省了朝廷的钱,尽快使贵州恢复安定。但他不能预见到将来的事情,这才是他和皇帝最大的区别。

皇帝的思路在发生变化,依据就是财政的好转。建奴没几天蹦跶了,还惯着那些土司?有钱了?给我往死里打!

边事奏毕?礼部尚书董其昌出班上奏,各省今年的乡试已毕?礼部已经开始准备明年开春的会试。

又到了开科取士的时候了?皇帝听着禀奏,有着短短的失神。

那一年他来到大明?除了娶媳妇是好事外,就是广宁将要惨败?以及天启壬戌科的会试和殿试。

转眼就是三年时间?建奴已是苟延残喘,比他五年平辽的雄心壮志还要提早了一两年。

而真正的转折却是广宁保卫战的胜利,也是他利用先知先觉改变历史的开始。

“……请万岁……”董其昌没有注意到皇帝的失神,奏完后躬身等待皇帝的决定。

朱由校目光一闪?回过神来?沉声道:“准奏。”

要说皇帝这几年来大刀阔斧,横杀竖推,使大明改变了很多很多。但改变最小的却是科举,几乎没有什么动作。

尽管皇帝对读书人的态度不是很好,也不太怕读书人造反。但没有贸然改动科举取士?也使天下读书人没有掀起更大的风潮。

读书入仕这条路是不能堵死的,皇帝深知其中的利害。

吏转官的制度已经推出?但还在摸索和完善的阶段,并不能完全取代科举。朱由校也没有完全想好?如何能尽量稳定地过渡到公务员考试入职。

而且,要说按八股取士选拔出来的全是废物?也是太过绝对。就以天启二年的科举为例?很多进士还是不错的?让皇帝感到满意。

轻重缓急,皇帝要掌握的就是这个度。不能什么都心急火燎地去做,更不能照本宣科地按后世的来。

毕竟,古代不同于后世,而思想观念的改变,却是最慢的。

待平辽成功,科举也要作出些改变了。皇帝的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叩动,作出了新的决定。

今天的朝会进行得相当顺畅,皇帝虽然面带威严,但看似心情不错,上奏基本都允准。就算是不太合圣意的,也没有表露得太过明显,交由廷议处置。

平辽灭奴在即,众臣子都认为这是皇帝心情不错的主要原因。

“众卿皆是朝廷栋梁,是朕之股肱。”快要散朝时,皇帝再度开口,朗朗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辽东战事胜利在望,西南平叛亦见曙光,朝廷财政日见宽松,吏治亦有清明之势,百姓生活也渐好转。”皇帝一一列举着,面容愈发和熙,“此皆众卿之功劳,朕都看着、记着,备感欣慰。”

“万岁圣明,方


相关章节: 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督师赴辽第二百五十五章 内忧胜外患,大明财政第二百五十六章 辽人盼归第二百五十七章 难舍破家,阶层不同第二百五十八章 付出和回报,朝会第二百六十章 平辽的定义和范围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团和气第二百六十二章 五路合击,建奴动员第二百六十三章 都在动员,辽沈决战第二百六十四章 充分准备,侍候和侍寢

也许你还喜欢: 无敌大昏君我可能是个昏君我真是大昏君txt下载天启驾到最新章节我真是大昏君封神之我是大昏君我真是大昏君下载我真的是个内线啊从一拳打爆大宗师开始神级大暴君外门大师兄我真是大昏君txt诸天之心魔大咒我真是大明星曹魏天子我真是大昏君博看我真是大昏君123我真是大昏君起点中文网我真是大昏君123读大明我真是大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