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真是大昏君 第2章:沈廷扬

第2章:沈廷扬


推荐阅读: 朱砂碧玉佩重生之农汉妻从封神开始一统万界永恒主宰忍者之大匠影王欢林静佳重生哈利波特天师神医王欢林静佳入骨宠婚:误惹天价老公极品医仙闯花都陈飞宇从清末开始的诸天柳胜男陈飞宇免费阅读

理完这件密奏,朱由校又想起了熊廷弼前些日子密奏的“孤城死守”战法。

一座城里驻守几千兵,囤积足够的粮草物资。而被后金围攻时不援不救,让守军死战到底,能拼掉多少敌人算多少。

朱由校当时觉得不妥,觉得要是这种打法的话,又何必收缩到宁远,就守着广宁不好吗?

但经过这些日子的不断思考研究,朱由校现在又觉得未尝不可。

如熊廷弼所说,要死守的城池不能太大,且没有居民百姓,所需的粮草物资也不会太多。

象广宁那般规模的,自然是不符合条件。城太大了,需要相当数量的守军,还不好守。

但要是象西平堡那样大小的,三千人马防守,应该还是可行的。

当然,守军要装备的武器应该以火枪为主,并辅以一定数量的火炮,简单的掷弹车也不错。

尽管不援不救在道义上有些说不过去,甚至很冷血。但要是能成功,从整个战争的战损比来看,还是很合算的。

说白了,假如剿灭建奴需要五年,可能要付出数十万人的伤亡。可这种“孤城死守”的战法,最差也不会超过这个总体上的代价。

想到这里,朱由校又提笔给熊廷弼写密信。

关于守城,以及城破后的巷战,他还是有些杂七杂八的主意的。

甚至于,他还想着能否将建奴诱进某座城内,使其失去野战骑射的优势,再用巷战予以大量杀伤。

当然,巷战使用的武器也需要有所变化。除了火枪、掷弹车外,手榴弹这个好东东又出现在朱由校的脑海中。

写完密信,封进匣内,朱由校没有急着马上送出。

虽然火枪的生产量,因为有了高碳工具而有了极大的提升。但边镇也多,分摊下来,要使辽东军中的装备数量达到标准,还至少需要数月时间。

起身活动了下胳膊腿儿,朱由校在殿内随便走动着。

王体乾突然满脸喜色地急跑进殿,扑通一声跪在了朱由校脚前,吓了少年皇帝一跳。

“奴婢恭喜皇爷,贺喜皇爷。”王体乾重重地叩下头去,激动地连声音都颤抖了,“裕儿姑娘………”

………………分隔线……………

在暖和的阳光下,大海呈现出风平浪静的美景,让人忘记了曾经的惊涛骇浪。

沈廷扬站在船头,举着望远镜瞭望,身心终于能放松下来。

自六月初一出淮祭海,至莺游山等候三天,不见庙湾海船,才在初六趁风径行。

经过灵山、薛家岛、淮子口、劳山,再转成山,经过始皇桥这个最险处。十三日又遇飓风,等到天晴雨收,望见昌黎山时,航线已经偏北。

随后折向西行,船队终于在十五日,驶近了天津大沽。

如果不是遇到飓风,还能提前两到三天。而即便是现在这个速度,也比漕运快得多了。

当然,风险也比漕运要大。象劳山附近,就是暗礁密布,行进停泊都很困难。

只不过,经过这次试航,沈廷扬却更坚定了海运的决心。在他看来,只要把航线标定清楚,船只由有经验的船工驾驶,海运之利肯定要大于弊。

至于遇到飓风,自然是难以避免,可也不是不能抗拒,且遇到的概率极小。

若是换成更大更适航海的船只,应该能在远海避开暗礁,抗风浪的能力也更显著。

如果按照圣上的意思,先把援辽的粮饷转为海运。从南方直接运到登州,再分别输往皮岛和觉华,比运到天津更为方便快捷。

沈廷扬放下望远镜,长出了一口气,决定在天津登岸后,亲去京师晋见,再陈海运之利。

“少爷。”忠仆沈三过来禀报道:“很快就要到大沽了,把粮运到,您也算尽心竭力,以后还要再行海运吗?”

沈廷扬看着跟随自己多年,风里来浪里去的老仆,自是知道他心中所想。

为了此次运粮,沈廷扬先自费购粮百石,以两条船“试其险易曲折”。成功后又把家里的田地都卖了,才得到十二条船,准备加大规模。


相关章节: 第175章 尼古拉斯一官,严惩不贷第176章:孙传庭第177章 无题第178章:李成第1章 真正的技术(明日上架,请多支持)第3章 西洋神机,新晋裕妃第4章:张裕儿第5章 汝非坐食终老之辈第6章:张榜第7章 西南破局

也许你还喜欢: 无敌大昏君我可能是个昏君我真是大昏君txt下载天启驾到最新章节我真是大昏君封神之我是大昏君我真是大昏君下载我真的是个内线啊从一拳打爆大宗师开始神级大暴君外门大师兄我真是大昏君txt诸天之心魔大咒我真是大明星曹魏天子我真是大昏君博看我真是大昏君123我真是大昏君起点中文网我真是大昏君123读大明我真是大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