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乱世枭雄 第一百九十一章目的

第一百九十一章目的


推荐阅读: 甜宠娇妻:总裁的秘密情人王爷饶命,王妃又携款潜逃了王爷饶命,王妃又携款潜逃了炼出长生药的我十分后悔九天帝尊巨龙哥斯拉穿书女配不想作妖只想读书我要与超人约架豪门总裁俏娇妻豪门总裁俏娇妻大虞龙主婚情告急:偏执大佬宠入骨

那么曹操为何要选择嫁女,而非其他办法呢?这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
一则是,当时三国的情况决定了,曹操不能取代汉献帝。
曹操需要汉献帝这个“汉室正统”继续为自己服务,但汉献帝并非玩偶,自然也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对抗曹操。
二则是,曹操在搞平衡。
曹操的儿子,娶门阀士族之女,比如曹植娶了崔琰侄女,曹丕娶了河北甄氏,这是拉拢门阀士族。
嫁女给汉献帝,其实也含有这样的意思,安抚这些门阀士族(汉室力量)。
曹操用人是唯才是举,等于否定了门阀士族的特权,因而这些门阀士族力量,便以支持汉献帝为手段,对抗曹操的势力扩充。
如曹操为了当魏王而逼死荀彧,其实就是一次决斗。
因此,早在14年前,曹操就曾杀掉过董贵人和车骑将军董承。
但那时,曹操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对付袁绍,最大化的让自己后方安稳下来。
所以如今,曹操嫁女和逼着汉献帝废掉伏皇后,就是为了彻底控制住后宫,从此让汉献帝“裸奔”,一切都置于他的眼皮子下。
还比如,曹操死后,曹丕承认了“九品中正制”,给予了门阀士族特权,这才换来了他们丢弃汉献帝,支持曹丕。
故而曹操嫁女,自然也含有安抚汉献帝和门阀士族阶层的意图,搞一种平衡出来。
目的还是为了逐步,蚕食汉朝的势力范围,以便取代。
明白了这两点,其实也就明白了,曹操嫁女的目的了。
一则压缩汉献帝的势力,二则是搞平衡,终极目的,依旧为曹魏夺权而做的准备。
曹操把三个女儿一并嫁给汉献帝一事,是不太容易让人理解的。
很多人认为,曹操之所以一次性把嫁三个女儿,是为了监控汉献帝。
不过,这是说不过去的。
因为如果曹操的目的真的是为了监视汉献帝,真的是为了在汉献帝身边安插眼线,其实嫁一个女儿给他就足够了。
只要把这个女儿立为皇后,刘协的后宫,就可以让这个女儿掌控起来。
可能有人又会说,虽然皇后可以掌控后宫,但还是有漏洞。如果曹操把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这样就可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汉献帝。
其实,这是用不着的,因为这些事情,用宫女和太监来做,会更适合一些。
毕竟后妃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和皇帝在一起。
再说了,董贵人和伏皇后想要杀曹操,最终都被曹操精准地发现了。
那时候,曹操并没有女儿在汉献帝身边,他怎么就会发现呢?
显然,正是曹操安插在汉献帝身边的那些宫女、太监起到了作用。
还有,就算曹操把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也不可能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汉献帝。因为汉献帝还有其他妃子。他还有多少妃子,我们并不确定,但是有个叫宋都的妃子,是有确切历史记载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把3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并不是为了监督汉献帝,至少这并不是曹操的主要目的。
多人都把曹操看成是大奸臣,觉得他把持朝政、挟制皇帝。
是,如果曹操真的是大奸臣,实际上在他已经完全控制朝廷,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是他的心腹的情况下,他是完全可以让汉献帝把皇位“禅让”给他的。
曹操并没有这么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也就是说,像曹操那样,已经绝对控制朝廷的情况下,依然不夺位的,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曹操也说了有三个人是他的偶像:一个是周文王,一个是乐毅,还有一个是蒙恬。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尊重旧主。
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已经在曹操心里打上深深烙印了,虽然曹操治理国家之时不是用儒家治国,是法家霸王道杂之,但不否认他对儒家的敬畏。
这其中众所周知的“求才三令”可说是其中较突出的一点。
在“三令”中曹操将一些不符合儒家用人标准甚至和儒家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八十九章曹操来了第一百九十九章杨奉造反(2)第两百章三百骑兵第一百九十章曹家三姐妹第两百零一章 吴子兰战死第两百零二章攻打青州第一百九十二章曹操对儒家的态度(1)第两百零三章战严敬第一百九十三章曹操对儒家的态度(2)第一百九十四章曹操对儒家的态度(3)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