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林冲水浒 139回 辽军白沟破宋军,林冲雄州救宋军

139回 辽军白沟破宋军,林冲雄州救宋军


推荐阅读: 惊悚游戏:我能看到恶意值重生之大道巅峰阿逗,你来逆东游修真从雷劫世界开始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我不是在修仙武唐风云都市凌云志独步圣途中唐之潜龙在渊斗罗之我有个大金钟

宋朝的越境掠地,招降纳叛,终于激怒了燕京的天锡帝耶律淳。他放弃求和,收拢难民,扩充兵员,并命大将耶律大石和萧干领军前往白沟迎战宋军。辽军虽已退化,和宋军相比却依旧弓马娴熟战力强劲,加上哀兵作战,人人奋勇。自白沟起战,辽军参战总兵力不过三五万,却在东西路皆击败种师道和辛兴宗。六月初,退至雄州(河北雄县)城北的老钟经略相公种师道,率宋军主力与辽军再战,再败,全线溃散,种师道自己都险些被抓,其余宋军更是相互践踏,自顾逃命,被辽军一路追杀到雄州城下。雄州城外数十里之间,宋军尸骨随处可见。
而此时坐镇雄州的童贯却害怕辽军杀进城里,不敢开城门,更不敢出城迎敌救人。就在雄州城上,看着城外的十万余宋军被辽军砍瓜切菜般的追杀。
城下的宋军败兵一面痛骂童贯不开城门,一面东奔西窜逃避辽军砍杀,哭爹喊娘叫天叫地之声不绝于耳,真是一幅人间惨剧。正所谓: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太监功不成十万人哭。
忽然听得辽军阵中鸣金,刚才杀得来劲的辽兵,纷纷收起刀枪弓箭,拨转马头退回辽阵。正是收割宋军性命的大好时机,辽军却突然停下回撤了,让雄州城头的童贯大惑不解,但被辽军吓破胆的他却还是不敢开城放败兵入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少顷南面一阵鼓号声,只见一支骑军纵驰而来。渐渐地能看清军中大旗上,写着:“登州节度使林”六个大字。后面鼓声隐隐,应是步军。
一众败兵终于明白是谁救了自己,数名军官与登州军联络后,开始组织败兵后撤,腾出通往辽军阵前的道路。
雄州城头的童贯,并没有为友军来援,雄州转危为安而高兴。他感觉自己的脸被辽人打过之后,又被林冲扇了。童贯一言不发,一甩袖子,自下城楼而去。
登州骑兵缓缓上前,射住阵脚。刚要派人喊话,却见辽军阵中,一员战将纵马而出邀战。原来这是辽军一将,叫做咬尔康,他不忿登州军威势,不听耶律大石的将令,擅自出战。
林冲回身对岳飞道:“小师弟勿伤其性命即可。”
岳飞应声而出,打马上前。那咬尔康使一对开山大斧,气势汹汹径奔岳飞而来,到得近前,两把大斧一把从上往下劈,一把从左往右砍。只见岳飞大枪一摆,便将一把大斧点偏了方向,另一把大斧飞到了空中。两马交错,岳飞大枪回拍,正中咬尔康后背,那咬尔康便吐血落马。登州军和观战的宋军一片喝彩。
岳飞也不阻止辽军上来将咬尔康拖回阵中,只是高声喝道:“大宋登州节度使林冲,有请耶律大石阵前叙话。”
林冲上前,岳飞后退十步。过得片刻,辽军阵门大开,耶律大石也带着一将出来,留那将在十步之外,自己孤身上前,来会林冲。但见那耶律大石三十余岁,正是成熟勃发时光。有诗赞曰:
身材廋削精干,双目炯炯有神。头戴冲天唐巾,身穿七龙王袍,腰系蓝田玉带,足穿朱履朝靴。中兴辽国第一人,耶律大石真英豪。
耶律大石是林冲知道的历史名人,辽国灭亡后,他西进数千里,建立了西辽,成为中亚霸主。
耶律大石一面策马,一面观察登州军势军兵军械。此时登州骑军阵势已成,后面步军正在成阵,但见一众登州军士军装统一,军械优良,步调一致,快速有序,无人喧哗,只有时不时响起的军官号令。
耶律大石嘴里喃喃:“果然强军,果然富庶。”
林冲躬身抱拳:“耶律大帅果然胆色过人,林冲佩服!”
耶律大石也抱拳道:“久闻林节度使英豪,更知林节度是主张连辽抗金的。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林冲道:“耶律大帅豪迈,林冲便直言了。”
耶律大石伸手道:“正合我意,请!”
林冲道:“此番宋辽战事便到此为止,如何?”
欲知耶律大石是否愿意停战,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


相关章节: 134回 女真南下侵辽境,高丽西来诉冤屈135回 徽宗聚臣商高丽,王黼蘑菇献祥瑞136回 林冲更换高丽王,海军大战黄海上137回 高丽战事一时平,林冲新年宴兄弟138回 林冲准备战金兵,登州实施新军衔140回 耶律大石结林冲,童贯孔府控林冲141回 徽宗发旨斥登州,林冲回击断进贡142回 徽宗无奈再颁旨,杨戬登州再宣旨143回 登州府借刀杀人,苍梧山攻破曲阜144回 慕容彦达勇出兵,宋庭喜得空燕云

也许你还喜欢: